從張首晟教授看舍得
文章來源: 冰河之隙2018-12-08 19:37:52

越是聰明的人越相信自己做什麽都能做好,這種自信沒什麽不好,比如Elon Musk涉獵火箭發射創立SpaceX,James Cameron從卡車司機/清潔工成為電影導演,Martine Rothblatt因為女兒的疾病自學生物成為生物製藥行業年薪最高的女性CEO。但進入的領域應該自己癡迷喜歡或者有責任感的,而不應該是為了金錢名譽,或者是為了證明自己行而行。做自己喜歡或者有責任感的領域,快樂源於浸入其中,而不會過多的痛苦於結果本身。堅持不懈的精神其實不需要學習,隻要喜歡就自然會做到,而且是樂在其中的。

如果已經做的就是自己最擅長喜歡的,隻是為了金錢名譽或者證明自己,非要進入一個自己不擅長的領域,隻能說雖聰明,卻不夠智慧。已經擁有最適合自己的,卻還是舍不得其它,這就是不明白“舍得”的重要。快樂不是源於過程本身,就隻能源於對結果的看重,就成了抑鬱症的起因。抑鬱症就是因為人看到自己的軟弱,卻無能力改變自己。越是聰明人,這種無力感越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心理反差。自己在周圍人的眼中是這樣的睿智與成功,為了保持這種高大上的形象,心理痛苦是不可以和身邊的人分享的,這又是另一種舍不得。這也許就是張首晟最後的心路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