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醜陋與劣根性
文章來源: Brigade2019-04-28 14:01:50

看到觀察者網發表一篇文章:在國外生活多年後,談一談“中國人的劣根性”問題。這自然談到柏楊所作的《醜陋的中國人》。我知道柏楊的作品,想必已到了法國,年輕而意氣風發,自然不會有興趣了解他眼中的醜陋是何等尊容。但是,他說的中國的醬缸文化,我倒是沒有反對。此後也經常有人說中國人就像醬缸蛆,吃拉全在醬缸裏,這是否是柏楊的原文,我卻不知道。但是,中國文化缺乏自我更新能力,在我看來是毫無疑問的。無論如何,我沒有讀過柏楊的任何文章,為了寫這篇文章,我至少得讀一些介紹,了解他的原話。比如,醬缸文化是什麽,柏楊是這樣說的:

中國人因為長期生活在醬缸之中,日子久了,自然產生一種苟且心理,一麵是自大炫耀,另一麵又是自卑自私。

在醬缸文化中,隻有富貴功名才是“正路”,凡是不能獵取富貴功名的行為,全是“不肯正幹”,全是“不走正路”。於是乎人間靈性,消失罄盡,是非標準,顛之倒之,人與獸的區別,微乎其微。惟一直貫天日的,隻剩下勢利眼。

孔丘之後,沒有出一個思想家。所有識字的人,都在那裏批注孔丘的學說,或其門徒的學說,沒有獨立的意見,因為我們的文化不允許這樣做,所以隻好在這潭死水之中求生存。這潭死水就是中國的醬缸,醬缸發臭,使中國人變得醜陋。

因此,醬缸文化的意思是人生活在一缸豆醬之中,有各種扭曲和壓抑,喪失人性和公正的價值判斷準則。對此,我完全讚同。

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柏楊還對被保守觀念禁錮的中國人進行了辛辣的嘲諷,大膽剖析中國國民的劣根性,自揭家醜,曝露惡習。小到窩裏鬥、髒、亂、吵、不能團結、死不認錯、自私不顧及別人,無秩序,不會講“對不起,謝謝,沒關係”,喜歡講大話.喜歡講空話,喜歡講假話,喜歡講謊話,更喜歡講毒話——惡毒的話,這些國人的不良積習;大到造成中國官場腐敗的科舉,奴性媚骨的宦官製度,愚昧無知的裹腳惡俗等等。

對中國國民的劣根性的批判,魯迅是開先河的思想家。阿Q,祥林嫂,華老拴,閏土,豆腐西施,都是國民劣根性的體現者。

“在國外生活多年後,談一談中國人的劣根性問題”的作者劉斯郎,號稱95後獨立撰稿人,聲言“年幼時的我,在一些前輩的影響下,頗愛讀柏楊的《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這本書是典型刻畫中國人劣根性的文藝作品。95後到現在最多也就是24歲。基本上可以說他在說謊。因為我都不願意麵對一本揭示本民族醜陋的書。他一個小孩在中國就"頗愛讀"這本書的可能性不大,現在又聲言“走過了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後,我才恍然醒悟,發現自己年幼的時候是多麽的愚蠢和無知”。就他舉出的事例證明中國人美好外國人醜陋來說,他實在愚蠢和無知。

因為柏楊是一個曆史家,也因為蔣介石父子的獨裁而無辜身陷綠島監獄九年,所以《醜陋的中國人》是從曆史和現實政治的角度描述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醜陋。劉斯郎拿一些例子來證明中國人美好,僅僅是一種徒勞無益的自以為是,比如,“數十輛車停下,禮讓腿腳不便的行人”。誰都知道,在城市裏,前麵車都停下了,後麵的也就不得不停下了,並且司機也未必知道一個路人是否腿腳不便。事實上,就公路交通安全性來說,中國是一個很糟糕的地方,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在2013年,中國每10萬輛機動車造成104.5個人死亡,而美國才12.9人。

劉斯郎自吹“就目前來看,在經濟發展向好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90後和00後,甚至是80後,這三代的整體素質其實都不輸那些被神話的國度”。遺憾的是這些人都是在拜金拜權投機主義盛行的權貴而獨裁的中國特色資本主義時代長大。他們真正體現了魯迅和柏楊所批判的中國劣根性。在獨裁的國度裏政府說要四個自信,他們就否定魯迅柏楊積數十年之功的思想結晶,刻舟求劍,以為自信就是要自吹並且貶低他國。魯迅柏楊才是真的自信,就是要割掉陋習,才能創造美好未來。

此外,批判本國人,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利,世界上也有《醜陋的美國人》,《醜陋的日本人》,這些國家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書大驚小怪。自由思想自由言論,長期會導致優勝劣汰。而醜陋的國家卻反其道而行。

4/27/2019



劉斯郎以此插圖鼓勵中國人要自信,“完成一個打臉式的超越——啪!啪!啪!”,證明劉斯郎是醜陋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