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撼動了全球供應鏈,中國苦日子來了
文章來源: 許楠2020-04-20 11:15:05

《疫情撼動了全球供應鏈,中國苦日子來了》

原創:耀楠 (自由撰稿人)

洛杉磯

4-20-2020

這場瘟疫肆虐全球,超過200個國家出現疫情,全世界七十億人處在恐慌和焦慮之中。大家都盼望疫情盡快過去,恢複正常生活,然而,沒有人有把握給出時間表。專家學者紛紛預測,後瘟疫時代,世界將迎來一場空前的改變。我們曾經擁有的世界不見了,我們曾經擁有的生活沒有了。這場疫情將顛覆人們的思維,尤其是各國領袖,企業家將要重新思考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自從2001年,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WTO),中國經濟在全球化浪潮中以超乎人們想象力的速度向前推進,世界各國借著中國廉價勞動力,實惠的土地價格,優惠的稅收政策,不失時機地把本國資本,技術,甚至產業鏈轉移到中國。在不到二十年時間裏,中國成功地構建了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產業鏈。中國為各國提供了價廉物美的商品。西方發達國家也樂於享受這樣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從中得到實惠。

然而,這一切看似完美無缺的全球分工美夢,在一株看不見的病毒衝擊下,美夢碎了。西方發達國家突然間發現,全球化分工合作關係是如此的脆弱,根本就經不起疾風暴雨的考驗。這些發達國家,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突發的疫情致使國家安全,國民生命都受到嚴重的威脅。疫情燒醒了西方國家領袖,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結果,不僅是影響國家的產業結構,而且,衝擊了人們生活。在過去的兩個月中,麵前這場疫情肆虐,各國精英們束手無策,他們國家連基本醫護用品都無法保障。一時間口罩,防護衣,呼吸器成為洛陽紙貴,甚至,即使出高價也買不到,隻能眼睜睜看著因為缺乏醫療防護用品,致使本國感染人數指數級的上升,一條條活生生的生命,因為缺少呼吸機在無望中離開世界。

在悲慘的經曆中,各國精英明白了幾件事。首先,原來全球化並非隻是經濟上簡單的全球分工合作,或大家一起分享全球化過程中的經濟利益。如果全球化無法分辨人性的詭詐所造成巨大的破壞性結果,全球化將會是一場噩夢。這場疫情正在教訓人們,隻顧經濟利益,而忽視自由民主法則,所有人都將受到懲罰。

其次,理想的全球化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前提,即在相同的價值觀下,構建起來彼此信任,信守合約精神,這才是全球化的的基礎。沒有共同的道德約束,經濟合作越緊密,對世界秩序的破壞越大。過去的二十年間,西方國家都是假設中國隨著經濟不斷發展,中國走向民主化目標一定會實現。這場疫情震醒西方精英們的夢想。在中國現有體製下,中國不可能出現西化,不但不會出現西化,而且,中國正在努力打造全球中國化。從這場疫情的發生,發展,以及善後過程中,顯而易見,中國正在朝著既定的全球化2.0方向發展。中國從這場疫情最初的受害者,迅速演變成為這場疫情全球救世主,就可見一斑。

第三,在殘酷的現實麵前,西方國家領袖們終於低頭了,想通了。他們熱衷的全球化,正在傷害他們的國家利益,危及他們國民的日常生活,是時候拋棄全球化發展路徑,重新調整本國經濟結構,本國經濟發展方向,成為發達國家政府唯一的選擇,也是亟需麵對的當務之急,或重中之重的國政事務。

以美國為例,早在08年次貸危機中,奧巴馬政府就提出傳統產業回歸的計劃,呼籲美國在華企業搬回美國生產。從那時候開始,美國市場上MADE IN USA商品日漸增多了,美國市場上的商品依賴中國的程度明顯下降。這也為川普發動中美貿易戰增加了談判籌碼。如果說奧巴馬提出傳統產業回歸是出於挽救空心化的美國經濟,那麽,川普執政以後,要求美國企業撤離中國,那是出於美國重新定義全球戰略的考量,換一句話說,川普把美資撤離中國,不僅僅看著經濟行為,而是,重整全球政治格局的需要。這其中非常重要原因是,川普政府已經不再相信社會主義中國,在推動全球化過程中,是出於維護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是,中國政府另有所圖。中國要通過輸出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重新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即世界命運共同體,借助構建完整產業鏈控製世界經濟,進而掌控全球政治,最後,擠下美國全球霸權的地位。可是,中國這樣的構想,在中國巧妙的包裝之下,多數發達國家領袖們並不相信川普的判斷。這三年來,無論在G20會議上,還是在達沃斯論壇上,川普的警告,西方國家幾乎一致反對,不但,發對川普的看法和做法,而且,高度讚許中國在全球化過程中為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作出了貢獻。

這場疫情給這些高度支持中國全球化立場的國家,上一堂血腥的實踐課。不同的價值觀不可能站在一起合作,中國有一句話“道不同,不相為謀”,僅僅依靠經濟利益走在一起的合作日子,一定不會長久,因為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現代社會利益衝突已經成為常態,缺少了價值判斷能力,而唯獨崇拜金錢觀,難以維係長期而穩定的經濟合作關係。

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出手資助日本企業撤出中國,令全球嘩然。就在中國人驚訝之際,美國經濟顧問庫德洛加碼表示,美國政府正在提出方案,政府願意報銷美資撤出中國所產生的一切費用。也就是百分百地報銷美資撤離中國所付出的費用。這是美國經濟與中國脫鉤最明白的表述。近日,德國聯邦財政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表示,聯邦政府內閣決定修改《對外貿易和支付法》,以阻止外資藉疫情危機收購受到打擊的德國企業。有人指出,此修改是針對近年中國並購多間德國企業的行動。德國高層話說的委婉,但是,信號非常明確。德國不再想與中國走的太近。再從這次德國國內汽車工業,工具業以及其他機械行業,因為中國未能及時供應零部件,而導致這些產業大麵積停工來看,德國重新布局產業鏈這是遲早的事情。

看來安倍晉三資助日本企業撤出中國的蝴蝶效應正在全球發生,這場撤資潮對中國經濟影響之廣堪比當年鄧小平打開國門時的影響,隻是如今這種影響正走向相反的方向。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必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曾經排在中國最大投資國前兩名,美國與日本決意離開中國,如果曾經是中國最大兩個市場的美國和日本,決意把生產基地搬回本國,或撤離到其他國家,那麽中國完整的產業鏈在缺少資本,缺少訂單的情況下,一旦產業聚落消失了,那將對中國經濟產生致命的打擊。

如今,這場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人們宅在家裏,度日如度年,但是,全球產業鏈重整風潮已經提前到來。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否戛然而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