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人聽聞:加航丟我行李的來龍去脈
文章來源: SUDreamers2024-01-17 15:19:00

人家字字珠璣,我卻是字字血淚。寫這些文字的時候真讓人義憤填膺。堂堂加拿大航空公司,玩忽職守,活生生把我的行李弄丟了。

故事是這樣的——

我於2024年一月10日乘坐加航AC112先飛多倫多,再從多倫多轉機乘坐加航AC8749飛美國。一大早到機場,卻趕了個晚集——加航登機口接二連三宣布推遲起飛,最後幹脆宣布航班取消。幾經折騰,登機口工作人員給我轉到了AC118航班,但趕不上下一個航班,要在多倫多住一宿,第二天下午再趕下一航班。

結果,加航再一次延誤。好歹第二天傍晚我人到了美國,目不轉睛盯著行李傳送帶,卻遲遲不見行李。機場東奔西跑找加航櫃台或辦公人員,卻空無一人。又跑去問美航、美聯航行李處,都說加航行李不歸他們管。一隻無頭蒼蠅,不知所措。

一個多小時過去,取行李的人們早已散盡,已回家炊煙嫋嫋、觥籌交錯、喜笑開懷。而我還在傳送帶旁,在手機上搜索該怎麽辦。焦頭爛額。

搜了半天,找到一個電話號碼,是加航行李處的。打了過去,是一個濃重印度口音的女接線員。耳朵豎了三丈高,仍然不明白她說什麽。隻記得她要我機票訂單號。我的天啊,我手上隻有登機牌,上哪裏找我的機票訂單號啊?

聽著費勁,隻好給她掛了,再撥打。結果第二次又是一個印度女的,口音略好,但好得有限,至少成功登記了行李遺誤報告,給了一個編號,讓回家等候。

第二天沒消息。

第三天,一月13日,有一家專門幫各大航空公司查尋、投遞遺誤行李的公司,叫“Where's My Suitcase”,給我發來郵件,說即將給我投遞行李,讓核實住址、電郵、電話等信息,確保無誤。

我著實小高興了一番。

結果當日杳無音信、望眼欲穿。上網查詢,沒有結果。心想,人家業務繁忙,拖個一天兩天也情有可原。於是又等。

到了第四天,一月14日,這家送行李公司網上顯示“行李無法投遞,請聯係航空公司”。

再給加航行李部打電話,一直到今天,打了不下幾十個電話,發了不下幾十個郵件,所有接線員一水的印度人、一水的印度口音、一樣的劇本台詞:“行李已登記準備投遞,請耐心等候。”

投遞公司則是另一版本的故事:“投遞員在機場找不到行李,請聯係加航。”

加航行李處印度接線員一致說:“行李就在機場,請等候投遞公司投遞。”

每天數小時耗費在車軲轆話中。

突然出了一幺蛾子——加航行李處一個接線員告訴我說,她已查明,我的行李在美聯航的行李處,讓我自己給美聯航打電話,請求對方放行行李,以便投遞公司獲取並投遞。

好了,我開始打那個永遠無人接聽,永遠讓你別掛、等候的800電話。無數小時過去了,終於有人接了,幫我查尋一番,結果是他們根本沒有我的行李。投遞公司也親自去了一趟美聯航行李辦公室,也說根本沒有我的行李。真叫加航給耍了。

再打加航行李部客氣質問,故事又出了一個版本:美聯航沒有我行李,但是行李在哪兒,他們無可奉告。繼續念稿:“你的行李已掃描登記即將投遞,請耐心等候。”

整整六天過去了,那麽大、那麽鮮豔的一個酒紅色拉杆箱,上麵還有我的名字縮寫,竟然沒有人能找到!

今天又打加航行李部,印度女接線員已經不耐煩了,讓我網上自己提交報告。我還沒問仔細,她率先掛機。這是什麽客服?這是什麽職業道德倫理?

我隨後在網上提交了行李遺失報告,估計這即將是一場凶多吉少的惡戰——畢竟店大欺客!網上搜索,加航霸王條款、欺淩消費者的案例頻發。

據網上介紹,如果索賠,需要列出行李中所有物品明細,並提交發票佐證。豈有此理,誰買了東西還帶著發票旅行?誰幾年前買的東西還留有發票?這不是成心不想理賠嗎?

再一想,為什麽這行李部全是清一色的印度口音?找個英語純正的客服員工就那麽難嗎?分析來分析去,估計這多半是加航的故意伎倆——成心讓你因為聽不懂而自願放棄、知難而退。

沒轍。這一劫叫我趕上了。我隻能阿Q一番:至少小泰迪寶寶沒有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