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戰高溫紀實:溫哥華變人間地獄
文章來源: SUDreamers2021-07-01 20:09:03

2021年6月25日到6月29日這幾天,由於百年不遇的“熱穹”盤旋在上空,溫哥華所在的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大部分地區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四天超高溫酷暑,最高溫達到了40多攝氏度。部分地區一度逼近50攝氏度。這四天期間有數百人猝死的報告,大多是獨居老人,據說都和極端酷暑天氣有關。一向以清涼夏季聞名於世的溫哥華,成為全世界新聞的焦點。眾所周知,溫哥華的夏天極少高於30攝氏度,電扇都很少用到,更不用說空調了,所以這場突如其來的高溫讓絕大多數省民措不及防。

6月25日這一天,雖然氣溫高於往常,但是總體感覺還能承受,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吹著風扇最高檔,喝著冰綠豆湯,還說得過去。下午去電器商店BestBuy看看空調,結果全部售罄,隻留下幾台更便宜的窗式空調無人問津,原因有幾個:一是需要專業人員安裝,否則太重了,自己安裝一不小心就掉窗戶外頭了,毀了機器倒也罷,砸死了人可要負法律責任;二是絕大多數公寓物業為了外部美觀和整齊劃一,不允許擅自安裝窗式機或室外機。

既然電器店全部售罄,我就在亞馬遜網站上訂購一台海爾移動空調,6月25日下單,截止到7月1日,仍然沒有出貨。

6月26日這天,早上起來還很清涼的感覺,到了中午家裏逐漸變成了蒸籠,先是三層的主臥已經變成烤箱,於是轉移到客廳,結果後來客廳也熱了起來。還能看得進去電視,但是不停出汗。這天夜裏臥室已經無法入睡,隻好睡在客廳沙發上。

到了6月27日這天,更是變本加厲。幹什麽都幹不了,微波爐裏熱個飯都要渾身汗流浹背,擦一下桌子或地板,人立刻大汗淋漓。看書看不進去,看電視也沒心思。電扇吹的全是熱風,還不如不吹。隻好鑽進衛生間,浴缸裏盛滿水,就那麽泡在水裏,還稍微緩解一番。每次一泡少則一小時,多則三個小時,從下午到晚上幾乎要泡三次。泡在水裏,才有心思刷刷手機,跟朋友們發發短信,通個電話。

這一晚,我發現我一樓的車庫雖然不見天日、密不透風,但是比較陰涼,放一個電扇吹著,竟然猶如置身人間洞府,跟有空調一般。於是我把氣墊床、枕頭、台燈等物搬到那裏,臨時布置了一個野營紮寨區域。這裏既不是全地下,也不是半地下,至於為什麽這裏能如此涼快,有朋友分析說可能因為車庫的絕緣材料,加上沒有窗戶,不見陽光,又有大量水泥結構,所以肯定比樓上涼快很多。

在車庫裏睡覺十分安詳踏實,別的朋友在桑拿般的家中煎熬,一宿不能入眠,而我夜裏甚至還要蓋上毛毯。

6月28日這天,氣溫進一步升高,手機上顯示最高溫達到43攝氏度。我一天都待在車庫裏。午後開始感覺到水漲船高——室外升溫,車庫也相應升溫,但是相對來說還是要比樓上強。車庫升溫到需要我挨著電扇吹風,躺下就開始出汗,渾身不自在了。有意思的是,我的這個氣墊床不知哪裏漏氣了,再充滿氣,還是漏,最後癟癟的,睡在上邊輾轉反側,渾身生疼。隻好又上樓扛來一個床墊。

偶爾出去曬衣物,外麵一片衰草枯楊,萬籟俱寂,不見一人。匆匆遛了寶寶大小便,趕緊拉回家,也給它放在浴缸裏泡泡,再用浴巾擦幹,這樣它且涼快一陣子。

我所做的就是不停刷手機,看新聞,和好幾個朋友發短信:你那裏多少度,我這裏多少度;你在做什麽,我在做什麽;你有什麽良方降溫,我又有什麽訣竅避暑。有的人似乎更抗熱,但是多數人就在家裏吹著熱風,苟延殘喘,猶如迎接世界末日。我還發明了一個降溫新招:把濕毛巾放在冰箱裏凍硬,再掛在落地電扇上,這樣吹出來的都是涼風,感覺頗似空調。因為毛巾凍硬了,所以且能發揮一會兒製冷功效。

6月29日,是高溫天氣的最後一天,比前兩天稍好,趁早上稍微涼快了一些,我趕緊去商場裏蹭空調。在那裏上網、看視頻、看書,喝飲料,吃快餐,一直到近7點才離開。當晚又回到車庫,睡到第二日淩晨1:20多,上樓看看,客廳涼快了許多,於是挪到客廳沙發上睡覺。到早晨6:00多,再上樓看看,主臥終於涼快了許多,於是又挪到主臥裏繼續睡覺。

6月30日,天氣終於恢複了正常,但是幾百條生命已經在這場浩劫中離開了這個世界。我把所有窗戶打開,讓穿堂風把室內的熱浪吹走。家裏做了一遍清潔,車庫裏恢複原狀。

看看新聞,無奇不有:有人在高溫下試驗用陽光煎熟了雞蛋,有黑熊跑到老百姓家遊泳池裏嬉戲降溫。可怕的是,破高溫紀錄的利頓小鎮因高溫導致山火,十五分鍾就燒遍了全鎮,所有居民來不及收拾金銀細軟,趕緊驅車逃命。

我預訂的海爾空調,至今還未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