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華盛頓博弈“通俄門”大戲
文章來源: at_無語2019-01-19 08:16:46

最近華盛頓的政治博弈不可謂不精彩,忍不住這裏說點個人看法, 權作拋磚引玉, 歡迎討論。

另, 我在前一篇《看美國民主政體的這個缺陷》的評論區提及川普堅持政府關門不惜把建牆一事搞大,其實質是想轉移公眾焦點, 避免自己被FBI 調查一事可能引發“通俄門”在民間發酵。 有川粉網友反駁我的說法, 此文也一並作答了。

首先說說一個政治事件在民間發酵的巨大威力。 其實這是顯而易見的,美國的代議製民主製度決定了議員們注定要傾聽自己選區多數選民的聲音和意見,逆選民之意而為就等於政治自殺,這是每一個議員心知肚明的(議員們都知道左右兩端的鐵杆選民是少數,決定自己當選的是中間選民)。所以一旦多數中間選民都認為川普應該被彈劾, 不論那些由川普助選上來的參議員們心裏多麽不情願,他們麵對彈劾議案時也會投讚成票的,沒一個人會為了川普而犧牲自己。 所以說“川普把控參議院就可以避免被彈劾”隻是個相對的說法,不可當成保川的靈丹妙藥。 可以說川普不怕民主黨的彈劾, 但川普絕對懼怕民意對彈劾的看法起變化。 在初期,民眾普遍認為借“通俄門”彈劾川普隻是反對黨用以黨爭的手段,但隨著“通俄門”有關的負麵消息越來越多,如果有越來越多民眾拿“通俄門”說事,這絕對是川普的噩夢,因為那些基於其它原因不滿川普的所有人(比如不滿川普執政的)都會自動加入“彈劾大軍”。 所以控製“通俄門”在民間發酵就是川普的一件天大的大事。

川普對此的認識顯然比川粉們要清醒得多, 他深恐民眾內心對彈劾總統形成共識,所以也一直防範著民眾聚焦“通俄門”有關事項, 川普曾利用川金會,對華貿易戰, 加關稅升級,對盟友強硬等事件時間點的控製都很好地轉移了公眾對“通俄門”相關事件的焦點。

這次川普為建牆而關閉政府最初僅僅是為了鞏固基本盤選票,著眼於連任。 川普原計劃一旦選民被自己的反移民強硬立場聚焦後就會結束政府關門(注:一般民眾對一件事的焦點熱度的維持大概一周左右),曆屆總統都是如此用政府關門來為自己服務的。 可是沒料到對手沒等川普政府開門就放出了FBI 曾暗中調查川的消息,逼得川普不得不堅持政府關門,把建牆一事繼續搞大(為了把民眾焦點引回到移民議題上)。 這足見政治博弈的對手早就看透了川普的心思, 也料到川普會堅持政府關門來轉移“通俄門”焦點。 這不, 看到川普上鉤了, 對手樂不可支,就加碼放料, 繼續放出“川普指使柯恩向國會撒謊”的猛料來反製川普的“轉移焦點”。 其目的就是讓川普繼續大打政府關門之戰,關門到底。

這等高手的出招,似乎川普並未看透,或者是看透了也想不出破解之道,於是就繼續關門,期待著下一個大篷車隊衝擊邊境,引起危機, 好把民眾焦點轉移離開“通俄門”。

也許有網友質疑我: 穆勒辦公室已經出麵否認了Buzzfeed News放出的消息。

需要注意的是穆勒辦公室的聲明(原文):"BuzzFeed報導中對於特別檢察官辦公室的特定說法,以及對本辦公室取得柯恩國會作證證辭與文件的描述,都不準確。"
該聲明中並沒有細說“特定說法”是什麽, 更沒有否定“川普指使柯恩撒謊”這個指控, 僅僅是說“對本辦公室取得柯恩國會作證證辭與文件的描述“ 不準確。
這是典型的政治隱諱說法,避重就輕的說詞, 有意留給民眾可以猜想和發酵的空間。 可以說反製川普的“焦點轉移後就政府開門“的策略很成功。也可以確定放料給Buzzfeed 和穆勒辦公室聲明的內容都出自那個博弈的對手。

如同很多川粉們隻看表象,看不到本質一樣, 如果你隻看穆勒檢察官到現在一直沒有亮出川普通俄的鐵證,就斷言川普沒通俄,也不會被彈劾, 那就太不懂政治了,更是隻看表象下結論了。
首先,最簡單的健全邏輯思維都會同意:穆勒沒有亮出通俄鐵證至少是有兩個以上可能原因的。 1. 沒找到鐵證。 2. 找到了鐵證,但還沒到亮出鐵證的時機。 3.沒找到通俄直接鐵證,但找到足夠多的間接證據或其它可改變民意的犯罪證據。 4. 有很多線索,還需要時間挖掘更多證據。
其次,彈劾川普並非一定要通俄鐵證, 川普在大選前和初選期間與俄方有私下聯係這一事實在政治上就足夠了,從政治上說,如果能有足夠的間接證據或得以說服民意的其它犯罪證據,即使沒有通俄的直接鐵證,彈劾一事就是可行的。 要知道彈劾總統可不是遵循刑事罪的無罪推定,也沒有某個出名大律師給川普辯護, 反對黨就是檢察官, 議員和他們背後的民意就是陪審團。 隻要政治對手能拿出足夠改變民意的證據,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也不管是鐵證還是棉花證,那彈劾就絕對會是極其現實可預見的事。

我不知道穆勒是否拿到了川普通俄的鐵證(這也不會影響我對彈劾局勢的判斷), 我隻知道川普的政治對手正在充分利用“通俄門“在獲取政治利益, 而川普是否會被彈劾並不取決於穆勒手裏是否有鐵證, 對這一點,川普和他的對手都心知肚明(隻有川粉不知), 所以,當前圍繞著民眾焦點的政治博弈才值得關注。

我曾於去年8月份發文《川普會被彈劾嗎?》中提過彈劾的可能性, 我於《在紐時匿名刊文的“內鬼“是誰?》一文中答新天獄時也提到過通俄門是川普的被人抓住的“小辮子”, 時至今日,更證明了“通俄門”是一顆被上了槍膛引而不發的子彈,是否發射以及什麽時候發射還未有定論(而是否有通俄鐵證僅僅是“子彈頭是開花彈還是普通彈”的區別而已)。

換句話說川普被彈劾的可能性還有待觀察。 等時機成熟我會專發一篇論述川普被彈劾的可能性並揭曉誰是那個扣扳機之人。
再把話說白一點:要觀察的不是民主黨如何把彈劾喊得震天響,而是川普接下來的執政。我估計三,五個月內可見初步分曉。

最後,我預計一定有網友會質問:你何以見得川普需要擔心民意?

這個問題我不想以民調結果作答,以免被人說“民調都是左媒操控的”, 我隻想給大家另一個觀察民意的視角----最近萬維上已經有川粉說了:“我不是川粉,我是川普政策粉。如果換一個人執行他的政策我就歡迎。”
我看完後暗暗叫苦: 川大爺呃, 您再這麽固執蠻幹下去, 別說民意了,就是萬維上您的鐵杆粉絲都已經準備好跳船棄您而去了, 您可知道共和黨早就準備好替換您的備胎了,其政策和您的一樣。。。

後記: 發此文後才看到報道說川普為了再次把民眾焦點轉移至邊境,將於今天下午3點發表有關“我國南部邊境人道危機”的講話。 大家且看華盛頓的這場轉移焦點的博弈如何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