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墨西哥24 – 帶著孩子走天下
文章來源: 江南一朱2022-01-15 18:52:10

年前和女兒聊天,對她說老媽很內疚,把她的青蔥年華硬生生地切了兩半:一半國內,一半國外。如果我們一直留在國內,恐怕她已經和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結婚生子了,而我和她爸爸也應該有幾套公寓妥妥地讓她啃老了。誰知女兒說:媽媽你讓我活得那樣豈不是很無趣的,我們現在的生活雖然需要時時努力,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地就把自己應付過去了就算完事的一生。

女兒一直乖巧,最不願看我煩心,所以從小就很自推。我以前為了生計對她忽視良多,自從開始計劃自己退休生活以來,才慢慢地發現孩子一直在努力地自己往前飛,努力得讓人心疼。她去年在上了一年網課以後,終於9月去了麻省上第二年的商學院,希望這個所謂的疫情善待這批優秀的年輕人,讓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職業起點,可以再次順利起飛。

最近有兩隊年輕父母詢問我關於墨西哥學校的事情,由於女兒的原因,我非常理解這些父母的忐忑: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如果因為父母的選擇而誤了孩子的學習,那是中國父母絕對不能接受的。

我在墨西哥遇到過三隊年輕父母,一對加拿大本地夫婦,一對加拿大印度男和波蘭女夫婦,還有一對美國夫婦。他們都是在孩子三歲不到的時候就搬過來,後來在墨西哥又生了第二個孩子。關於學校,他們都是一開始把孩子送到私校,都是由美國或加拿大正規老師在本地建的正規注冊的學校,高中生收費大約1萬美元一年,非常小的班,3-4個孩子,可以選擇美國或加拿大的課程,另外學校有西班牙語或法語老師教的課程。小學會便宜很多,我沒有具體的數字。後來父母對當地情況熟悉了,孩子的西班牙語也流利了,就把孩子放到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對本地孩子是免費的,父母要買孩子的校服和書本。然而最近兩年的疫情讓一些學校改上網課,我認識的這些父母就組成了一個“home school” 係統:一個當過正式老師的母親把幾個孩子的母親培訓成了教不同科目的老師,然後這些媽媽老師就一起輪流教課。孩子的課外活動包括高爾夫,騎馬,遊泳,哪位家長擅長就做教練,不然就送到附近的專業俱樂部讓孩子學,費用比在美國和加拿大便宜很多。

這些父母中有一對是做房地產經紀的,另一對印度爸爸是IT的,波蘭媽媽home school全職教孩子。他們都是住在一個非常高檔的社區叫 Purto Aventuras, 小區設施之全和北美高檔小區有得一拚:高爾夫球場,遊艇,社區泳池,各種餐館,pharmacy, 健身房,應有盡有,有一個私校,附近三所公立小學。

不過,最近那對做地產經紀的夫婦要在我們附近的叢林裏買地自己建房,說是孩子大了,home school 效果很好,孩子考試成績優秀,所以想在叢林裏安家繼續home school,有自己的泳池,建自己的網球場,另外兩個孩子每人想養條狗,住在公寓裏畢竟不方便。

這讓我想起我在深圳出差的時候遇到的一位美國大爺,他的兩個兒子從小就隨著爸媽做外派,住過最豪華的中東公寓,也在危險的非洲呆過。一個兒子因為會阿拉伯語,現在是美國駐中東的外交官。另外一個孩子回美國做了律師,專門負責投資非洲礦產的並購案例。兩個孩子都已結婚生子,孩子也是隨著父母到處流浪。

我一直想孩子是不是一出生是不知道恐懼的,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驚人。後來慢慢被大人教會了恐懼,他們的與生俱來的超常感知學習能力就慢慢地被別人的經驗而替代了?

做自己或者別人沒做過的事情一定是讓人畏懼的,畏懼之心讓我們安然地保全自己的生命好好活下來。但是我們能不能一輩子隻做自己做過的或者別人做過的事還可以真切體會到生活的樂趣?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

To have something you never had, you gotta do something that you have never done. 我自認不是一個戰士,但我知道這個道理其實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