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改進椒鹽普通話嗎?
文章來源: XiaoPan_DE2021-09-01 15:01:06

我兒時的好朋友們都比我大半歲到一歲。在他們上一年級時,六歲的我也想去,但是報名後因為那年學生太多被勸退。等我終於七歲可以上學時,我還是想和好朋友們上同一個班。那個班的班主任曾經是我媽的學生,於是答應讓我試試。那時讀書好象很多時候上半天,放假時候多得很,那點語文算術難不倒我。雖然在班上不是總保持第一名,但應該算前幾名吧。沒想到居然挖掘出點兒可以衝殼子(吹牛)的原材料。其他同學上六年小學包括重複第三冊和第十冊,我隻花了五年。

沒上一年級的後遺症高考時顯現出來。因為沒學過拚音,而語文有大約10分的拚音。好在媽媽幫我補習了大概一兩小時,於是考試蒙混過了關。但是沒學透拚音給說普通話立下暗礁。

在四川上學一路走來,老師同學清一色的四川話,連大學也如此。隻知道西南交大官方語言是普通話,大概從唐山搬遷到峨眉山腳下,保持了說普通話的習慣。可能四川話屬北方語係的原因,北方同學容易適應,南方同學也聽了那麽多年的普通話,連猜帶蒙能懂大概。不僅如此,經專家鑒定四川話會人傳人,於是我校外省同學慢慢地被傳染,隨著對川菜上癮的同時也開始說四川話了,雖然有的是塑料四川話。我有一位來自西安的老師,她上課一口四川話,根本不知道她不是四川人。後來和她聊天她說剛到四川時去買鍋,結果賣鍋的說“Sa Guo(賣完)了”,她想了半天沒搞懂為啥要殺鍋。我師兄說一口標準的重慶話,我開始還以為他是重慶人呢!我們係同年級來自湖南的高個男生說起那那嗲嗲的成都話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

說慣了四川話,分不清啥子卷舌不卷舌,前鼻音後鼻音, L和N。 我家勇娃子來自著名川北涼粉產地蘭蔥(南充),他沒有H和F的概念。剛和他dating時,我不僅沒有影響到他,反而被他拉下水了,有時候也開始糊塗到底是H還是F。被老戰友風丫發現指出後,我趕緊堅守住陣地。一般來說,有人會把H全發成F,或者F全發成H,那樣的話隻錯50%。可他該發H的時候發F,該發F的時候發成H。為此引起的誤解還不是一兩次。比如有天他沒頭沒腦地給我來一句“你瘋了嗎?”耶!咋個開始撅(罵)人了呢!我想都沒想腦袋裏秒回一句“你才瘋了呢!”仔細一想,不對!他一貫脾氣好,不會說這種話的。幾秒鍾後才反應過來,原來人家問我衣服烘了沒有。兒子小時候每周去圖書館借很多書回來,他一句“想起來就還”,使我覺得是不是又有書忘還了。哪知人家是對公司裁人發的感概“想起來就煩”!每當K歌時,隻要他開始唱《你是我的玫瑰花》,一到“你是我的玫瑰”,我一眾閨蜜跟打了雞血一樣,和他高聲合唱“你是我的發(花)”。他自己從來沒意識到是為啥?否則就不會那樣說/唱了。

真正開始說普通話是出國以後,同時外語也一起上,難度不亞於學雙語哈。我剛出國時和中國同學說話聲音巨小,因為不知道怎麽說普通話,害怕說錯。慢慢地硬著頭皮把四川話的四聲調節一下,操著椒鹽普通話也叫麻辣普通話或川普(四川普通話)從歐洲殺到了北美。

自從開始用中文拚音打字軟件後,川普有了顯著改善。對於不大肯定的字比如平舌還是翹舌,去微信敲一下就知道了。 但是有些字按照川普是敲不出來的,比如:疫(Yu)苗,峨(o)眉(mi)山,芍(Suo)藥等。剛來美國時,和勇娃子同實驗室的中國同學給我告狀說他連沸點都讀錯,說成Fu點。我說沒錯喔,四川話就是Fu點。要想進一步提高普通話,學唱歌不失為一種好辦法。眾所周知,唱好一首歌講究字正腔圓。每次聲樂大師課時,老師會領大家朗誦歌詞。然後大師課群裏的歌友用軟件把歌詞用拚音(含四聲)發到群裏,漸漸地我開始對那些一直有問題的前鼻音後鼻音也開始有點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