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讀書筆記(二)
文章來源: wzuo2024-06-13 13:17:31

My Life

Bill Clinton的自傳,前半部分講他學生時代的最有意思,作為個人,應當承認小克缺陷大大,但作為國家領導,他的政策方向我還挺認同的。他那個時期的政策,比如學區搞得不好就由州來領導,不支持大赤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削減政府開銷等等,現在看來都有些偏中右,怎麽現在就不合時宜了呢?其實還是挺管用的。

 

Alex Cross Must Die

去年忘了看了,還是James Patterson的Alex Cross係列。這本節奏很快,情節緊張,看起來就放不下。不過也有漏洞,比如裏麵有一節講到壞蛋給Fiona下藥,我感覺他其實是個那個女幫凶下藥。如果不是作者筆誤,那就是一個漏洞。另外,這本書故事沒有完結,還有幾個尾巴,留著下集分解呢。就是這個書名有點兒費解,好像和內容並沒有那麽搭界。

 

沒有日記的羅敷河

葉廣芩的回憶錄,裏麵有很多她小說的影子。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她寫的養孩子的曆程,有的段落還挺逗的。不過比起她自己的經曆,養孩子就稍嫌遜色。散文感覺還是沒有小說好看。

 

阿嫲家常菜

很多台灣小吃,看看挺有意思的,但食材很多這裏沒有,而且油炸的東西特別多,估計我不會複製。

 

On the Origin of Time

霍金的學生按照霍金晚年的理論寫的科普書,我覺得很有意思,學了很多東西,當然也很燒腦,臨睡的時候看可以看睡著了,做夢都去了黑洞。嗬嗬

 

明亮的夜晚

韓國年輕作家崔恩榮的小說,從一個現代年輕女性的視角講了一家四代女性的故事,從二戰一直講到現在。故事有點兒女權主義的色彩,但在韓國大男子主義流行的框架下,這個故事對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和自我心理療愈還挺有意義的。

以前聽人說起韓國男人在家裏地位特別高,還不明白怎麽回事,小說裏寫到這個媽媽在知道女兒和女婿因為女婿有第三者離婚後,還指責女兒,心疼女婿,感覺簡直不可理喻。裏麵最喜歡的是第一代日據時期兩個女性之間的友誼,情感真實而細膩。不知道韓國在20世紀40年代也還等級分化這麽分明。我說的等級和中國的階級還不完全一樣,更有點兒像印度的種姓。

小說讓人覺得時而生氣,時而溫暖,有的懸念到最後都沒解開,但看完也算鬆一口氣,希望能讓女性更愛自己,更自信,放下心裏的執念。

 

上海往事 – 畢飛宇

通過一個男孩子的眼光寫了舊上海一名歌女從沉溺到覺醒到死亡的過程。故事情節其實不複雜,但畢飛宇語言能力很強,故事講得扣人心弦,景色描寫更細膩生動。比如他寫手摸到墳上的土涼涼的,就說是摸到了秋的感覺,讓人如同身臨其境。

這部小說我是聽的油管上的廣播劇,主人公的朗讀者語氣不錯,但有的地方前後鼻音分不大清。裏麵“外婆橋”這首歌為什麽我總覺得走調了?嗬嗬。

 

原味故宮

明信片一樣的小畫冊,中英雙語的,裏麵一些故宮的小典故很有意思。不過圖片雖然印刷精美,但大部分都色調很暗,讓人看了不是很舒服。

 

胡同憶舊

一位生於70年代的北京醫生 – 周衡寫的,回憶小時候的經曆,看著非常親切,因為都是自己經曆過的。佩服他怎麽能記得那麽多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