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是拜登對美國的熱愛, 讓他無法退選
文章來源: ShalakoW2024-06-30 12:03:33

81歲高齡的拜登依然堅持競選連任,其中的原因應不僅僅是對權力的留戀,而是他相信,目前的政治格局下,要阻止川普再次當選,他是民主黨內處於最佳位置的人。

目前政治格局的形成

在總統競選中,美國大眾看重的是候選人的國內政治立場,對政客的的外交能力/經曆給予很少(甚至沒有)的關注。因此,盡管幾十年參議院外委會的經曆給了拜登無人能比的國際政治能力,在美國國內政治上屬於溫和的左派,但拜登卻從來不是一個好的總統競選者。數次競選總統失敗後,與2008年被奧巴馬選為副總統候選人,來彌補自己外交方麵的欠缺。(開啟了重心向亞洲偏移/抗衡中國崛起的美國國際新戰略。)

2020年競爭民主黨候選人的黨內初選初期,拜登被民主黨極左勢力代表桑德斯打得落花流水,直到初選到了南卡羅萊納州時,該州的聯邦資深眾議員Jim Clybum (黑人)為拜登站台: "... We know Joe, but most importantly, Joe knows us." 從此開始,拜登所向披靡,贏遍所有剩餘各州,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拜登最終挑選 Kamala Harris(黑人+印度裔+ 婦女 +民主黨極左派) 作為自己的競選搭檔,既是為了償還Jim Clybum 的政治人情,最大限度地擴展了拜登的選票範圍: 黑人 + 印度裔 + 婦女 + (桑德斯代表的)極左派。

當時的頭等大事是"將川普選出白宮"

拜登目前的困境

1
上任後,拜登一直被共和黨攻擊為極左,而拜登挑選Kamala Harris 作為競選夥伴,才能吸引極左選票的事實,恰恰表明拜登並非極左。然而,這一2020年以以"打敗川普為頭等大事+承前啟後"為目的有效競選策略,到2024年卻成為拜登欲罷不能的繩索。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1) 川普政治上破天荒起死回生,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2) kamala Harris 被普遍認為不具備與川普抗衡的政治能量。

2
如果2023年拜登決定不競選連任,作為黨內規律(政治規則),副總統Kamala Harris自然成為當年總統候選人,任何挑戰這一規則而引發的黨內競選,都極可能導致黨內分裂,對2024年大選極為不利;而任由Kamala Harris 按"組織程序"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其獲勝的勝算似乎有限。不得已,高齡的拜登不得不披掛上陣。

幾天前拜登在於川普的辯論中慘不忍睹的表現,讓民主黨內掀起一股"換人"的呼聲。這些呼籲有其無法否定的邏輯和合理性,但卻忽視了政治操作常常麵臨的缺乏邏輯和合理性的現實(川普成為美國總統)。而拜登在2023年不得不決定競選連任時麵臨的難題不僅沒有消失,在距離大選投票隻有4個月的今天則變得更加嚴重:

1)在這段時間裏Kamala Harris 改善其政治能量來打敗川普,似乎比拜登繼續競選來打敗川普的幾率要小得多;

2)打亂黨內規則,拜登退選並指派其他人作為黨內候選人,必將導致民主黨的分裂,Kamala Harris 代表的政治勢力必將造反,讓本就因以哈戰爭造成的黨內分裂更加嚴重。在短短4個月的時間裏,這一候選人將全黨團結在自己身邊來打敗川普的可能性,也會比拜登堅持競選並贏得大選的可能性要小

因此,拜登不退選,盡管聽上去違背邏輯,卻是在困境中求最佳選擇。

3
"就是抬,我們也要把拜登抬過打敗川普的終點。我們堅信美國大眾會與我們同行。對這個國家的愛之深切,讓拜登,我們,和美國人民別無選擇。To beat Trump, we will carry Joe Biden over the finish-line if we have to. We believe the American people will be with us. Joe, we, and American people love this country too much to do otherwise."
民主黨人站在國會山的台階上向美國人民表明自己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