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新恥辱
文章來源: ShalakoW2023-11-18 10:59:12

中共喜歡用"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來講述中國外交上倍受西方列強淩辱的曆史。這次拜習會,在1840年以來中國羞恥外交史上增添一個新記錄。
這一羞辱的標誌是:【中美關係今後的好壞,美國是唯一的決策者,中國隻是個接受者。】

1
本以為這次拜習會談中,拜登多少也要吐些血,"用降低部分關稅換回來習近平同意重啟軍事溝通渠道", 沒想到,用"一頓飯+園子裏溜達幾步", 拜登就把事情擺平了,還額外換來"控製芬太尼+購買大豆+波音飛機"。
這筆買賣賺得,或許讓拜登都有了些負罪感。
2
在中美關係問題上,習近平外交思想全盤崩潰。
這麽重大的外交失敗,王毅難逃其咎。為了洗刷“戰狼外交部長"的惡名,王毅搬倒秦剛,親自主導中國新的軟性外交,結果用力過猛,成了投降派,讓習近平在美國載這麽大的一個跟頭。如此大過,多會令王毅官位或不保,至少會卸下(代理)外交部長的職務。
舊金山園子裏飯吃的不錯,步散的也順心,中國駐美大使謝峰安排有功,不久晉升外交部長。
3
1)
為了習近平這次訪美,華人自媒體人王劍可謂操碎了心,在節目中頻頻一如既地把鹿猜成馬,在一次節目中預測:習近平一旦決定赴美(舊金山), 則意味中國倒向美國,與俄國分手。
錯得多了,王劍的誤判已經讓人不吃驚了。
2)
麵對中俄關係更加緊密(習近平赴舊金山之前,普京訪問北京),王劍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鍥而不舍地認真亂說,在今日的節目中討論"習近平是否改弦更張”,來影響中美關係的日後走向。
到了這個時候,看到舊金山拜習會的結果,王劍依然認為習近平的做法,會對中美關係有影響,為了他好,他不應該再討論這個問題了。
4
王劍在論述這個問題時,引述了幾位華人的一些想法,說明他的想法在華人(來自大陸)自媒體人中並不孤立。忍無可忍地在他的節目下留下幾句評論:
王劍,
1)結合布林肯/耶倫/雷蒙多這些高官自6月以來的相繼訪華,這次拜習會讓中美在"外交/金融/貿易/軍事"領域重建溝通機製,全麵完成拜登"激烈競爭/保持溝通"戰略中"保持溝通"的需求。
這是"激烈競爭/保持溝通"對華戰略形成後,拜登外交團隊努力的指導與目標,"保持溝通"的需求在這次會麵得以滿足,它以與明年總統大選沒有什麽關係。
2)美國早已對中國清楚表明,"對俄國軍援後果極其嚴重", 中國也從未把這一警告當兒戲。這次會麵美國並未表示出對中國倒向俄國的擔心 ---料定你不敢,拜登在會談中對習近平表示出近乎殘忍的刻薄,也說明了這一點,  美國敦促中國勸說俄國停火;
3)
美國對中國的定位已經清晰地確定:美國唯一的長期戰略威脅。這一清晰的定義,不會再短期內輕易受中國的行為所左右/改變,即,中美關係日後的發展/倒退,與習近平如何行為關係不大。現在把"習近平是否會改弦更張"當個話題來討論,是浪費時間。
5
中共喜歡用"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來描述中國外交上倍受西方列強淩辱的曆史。這次拜習會,在1840年以來中國羞恥外交史上增添一個新記錄。
這一羞辱的標誌是:【就如習近平最終接受了拜登"激烈競爭/保持溝通"這一中美關係新格局,讓美國成為中美關係格局的唯一決策者,中國隻是個接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