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反映戰爭的烏克蘭民歌
文章來源: 帕格尼尼2022-03-05 04:52:06

《亞麻花》是烏克蘭一首二戰時期流行的民歌,母親把孩子送上戰場,等待他們凱旋歸來。歌曲旋律沉重而優美,充滿信心。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抗擊法西斯,如今抗擊俄羅斯。

歌曲中最後有一句“祖國永遠是你們的家”。“祖國”這個字,歌詞原文為рiдний дом(變格後為рiдного дому),直譯成英文是native home,家鄉的意思,中文翻譯成“祖國”也不為錯。西人不太用“祖國”(motherland)這個字,需要的時候就說my country就行了。中國對內特別強調“祖國”的含義,這一方麵是東西文化的差異;另一方麵,“祖國”一詞政治色彩濃厚,民國時期不常出現,解放後幾乎成了共和國的同義詞。對外,不管是哪個國家,“祖國”就成了“自己的國家”“家鄉國”等的代名詞。

這首歌中的“祖國”是什麽呢?二戰時期,烏克蘭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軍隊統一為蘇聯紅軍。烏克蘭的曆史很複雜,文化和宗教信仰受波蘭影響很深。當年烏克蘭成為蘇聯的一部分,是很不情願的。據曆史記載,德軍占領烏克蘭,繼續進軍莫斯科,烏克蘭人歡呼自己的“解放”。所以這首歌中的“祖國”,應該是指烏克蘭,而不是蘇聯。看來,普京攻打烏克蘭,是新仇舊恨的積累。

扯遠了,還是聽歌吧:

《亞麻花》

亞麻在風中搖擺彎曲,
又驕傲地把頭抬起來,
孩子們在田野中嬉鬧,
布穀鳥在陽光下歌唱。

副歌:
亞麻花的顏色是淺藍色,
母親在等待孩子們回家。(重複)

波利西亞的天空黑雲滾滾,
亞麻花頓時黯然失色,
在通往戰場的小路上,
孩子們和親人擁抱告別。
(副歌)

亞麻花的顏色不再是淺藍,
亞麻的顏色成了一片焦黑。
在硝煙彌漫的戰火中,
到處能看見孩子們的身影。
(副歌)

在波利西亞的藍天下,
亞麻鮮花重新又盛開,
孩子們都已凱旋歸來,
祖國永遠是你們的家。
(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