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丁離婚了
文章來源: 帕格尼尼2021-11-19 07:01:13

我和老丁是插隊時的患難之交。我們在不同的村子,我們村非常窮,他們村富裕多了。每當我們斷頓了,糧囤裏空了,我們就去他們村討飯。他們總是“借”給我們糧食,幫我們度過難關。我們倆的圍棋都下的不怎麽好,可是兩個臭棋簍子在昏暗的窯洞裏下棋其樂無窮。後來別的人招工都紛紛走了,我們村就剩我一個人,他們村也隻剩他一個人,我們就更珍惜我們之間的友情了。

他和妻子林姐是插隊時認識的,在農村還同居過一段。後來回北京分手了,又重歸於好,結婚沒請我去,讓我有點不爽。恢複高考第一年他沒考上,第二年師範學院擴大招生,才打了個擦邊球,上了外語係,上課的地方還不在校內。畢業後我們來往少了,直到來美國後才知道他也來了。

老丁是憑海外關係辦的移民,很快林姐也跟著來了。都是三十開外的人了,重新生活不容易。老丁半工半讀在社區大學拿了個修電腦的文聘,在幾個小公司跳來跳去,工作不是很穩定,但收入還算豐厚。林姐在餐館打工,幫老丁付學費,後來生了個兒子,便開始做全職家庭婦女。

他們在親戚住的北卡落腳,我去看過他們,兩口子像所有新移民一樣,興奮,幸苦,努力。幾年前老丁告訴我他想一個人過了,我並不驚訝。中國傳統的婚姻理念作祟,讓我一直覺得他們不“般配”。把多年老丁的苦水倒在一起,不離婚才是奇跡。

老丁父親是北航實驗室的技術員,讓他從小對航空興趣極大,下鄉時帶了幾本內部發行的《航空年鑒》,裏麵介紹各國最新戰鬥機。老丁對各型號戰鬥機如數家珍,每次去他們村子,就愛聽他瞎掰糊飛機,什麽作戰半徑、馬赫數等。他是那種思考型,用現代說法,“假裝深沉”。

林姐父親是“賣醬油的”,公私合營前開一家副食店。母親是大家閨秀出身,祖父當過清朝什麽大官,後來家裏敗落了。母親把祖父的頂戴花翎和朝服當傳家寶收藏在家裏,文革被紅衛兵搜出來,把母親剃了光頭遊街。林姐是獨生女,本來可以不去插隊,可是因為產生了厭世的情緒,就跟著同學去插隊了,才認識了比自己小三歲的老丁。

他們的婚姻出現的第一個考驗是兒子的出生。兒子早產,患有一種什麽心髒缺陷,還影響到了視力。為了兒子,他們整天奔波求醫,沒有保險,跟親戚借了很多錢。他們開始互相埋怨,不該要孩子。後來兒子的健康穩定了,這事就過去了。

有一年,林姐開車出了一次大車禍,聽說傷的很嚴重。從那以後林姐再也不敢摸方向盤了,又給老丁增添了許多生活上的負擔。老丁跟我抱怨過,自從不開車了,林姐整天憋在家裏,性格也孤僻了,脾氣也大了。我開導老丁,這是婦女更年期的表現,會好起來的。

經過農村磨練,林姐還是挺能吃苦的,在餐館打工從來沒有怨言。呆在家裏,缺少了跟外人交流的機會,特別是美國人,林姐的英文始終沒有進步,飯館裏的那點服務語言也都說不利落了。這也讓老丁很煩惱,家裏家外什麽事,隻要是得說英文,都得老丁親自張羅。有一次兒子學校開家長會,老師說兒子學習成績不佳。回家老丁叫林姐多輔導兒子功課,林姐一句“看不懂”把老丁噎了回去。

2008年經濟危機,老丁家裏也出現了危機 --老丁失業了。當時兒子正準備上大學,家裏錢緊,兩口子常為雞毛蒜皮的小事拌嘴。後來老丁找到了一個跟自己本行無關的工作,還經常得上夜班,勉強糊口度日。沒想到,林姐開始懷疑老丁有外遇。這一下又鬧騰開了,整天吵架,林姐還摔了一次碗。

一日夫妻百日恩,老丁回到自己本行工作後,家裏也平靜了一些。後來有了微信,給林姐帶來了許多樂趣,在家裏也不覺得悶得慌,微信裏有什麽信息,她都跟老丁叨叨。老丁一耳朵進,一耳朵出。有時候林姐看微信看得連飯都忘了做了。老丁也學乖了,下了班看沒飯吃,什麽都不說,從冰箱裏隨便抓點剩飯先填填肚皮。

老丁全家文革的遭遇和千萬人一樣,讓他痛恨共產黨。他說共產黨毀了整整一代人,自己連高中都沒上。還有一件事讓他對“組織上”耿耿於懷。他和林姐重歸於好以前,跟部隊上一個女護士相好,遭“組織上”的反對,生生把他們倆拆開了。他跟林姐是帶著情緒和好,賭氣結婚的。

川普的出現,加劇了他們之間的隔閡。林姐看微信群裏川粉川黑的評論,氣得沒事也跟著罵川普。這可又讓老丁受不了了。他支持川普的唯一原因是因為他恨共產黨,川普敢對中國動手。林姐一罵川普流氓,老丁就罵林姐愚昧,對付土匪就得用流氓。兩口子又開始頂嘴,家裏氣氛很不融洽。有時林姐一開罵,把老丁也罵進去,老丁就躲進臥室,或幹脆出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2019年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林姐母親病危,林姐回北京,本想呆半年。不料疫情爆發,至今好像都還沒回來。這段時間裏,老丁突然覺得有一種解脫,一個人活得很輕鬆,離婚的念頭油然而生。他說他活得很累,他已經盡到了做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不想再背著沉重的責任走完餘生。

我想勸他,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都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凡事別那麽認真。可是我又能同情他,平常很文弱,林姐對他凶起來,要是我也受不了。有時,逃脫也需要勇氣。最近半年多,給他打電話也不接,發電郵也不回。我想,他可能找到了自己的新生活,與過去做了徹底的了斷。

老丁、林姐不是真名,故事也並非完全虛構,是兩個朋友真實故事的拚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