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國旗國歌 ‖ 中國金牌第一
文章來源: 帕格尼尼2021-08-13 07:44:09

俄國不斷使用興奮劑,舊習不改,今年被奧委會封殺,然而允許運動員以俄羅斯奧委會的名義參加。結果俄國處處露出殺手鐧,頻頻奪冠。要是完全禁止俄國參加,其他國家的金牌會多得多。或許中國不會以一分之差輸給美國,害得舉國歎息。

俄國不能用自己的國旗國歌。使用的俄羅斯奧委會旗子設計得非常好,俄羅斯國旗似乎在奧運五環上飄揚,形成一個火炬。運動員站在領獎台上,看著這麵旗子,還是會有祖國自豪感的。不允許演奏俄羅斯國歌,就用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代替,很優美雄壯,很能代表俄羅斯精神。

從1981年起,台灣都是以“中華台北”參加奧運。使用的旗子是“梅花旗”,設計也非常好,以台灣“國花”為形狀,圖案暗示青天白日滿地紅。在台灣,升降國旗時不放“國歌”,而放“國旗歌”。奧運頒獎儀式上播放的就是“國旗歌”,所以同樣能給運動員自豪感。

台灣運動員登上領獎台,播放“國旗歌”,中央電視台中斷直播,不讓大陸觀眾看。太沒有大國風度了。自己的“骨肉同胞”第一次獲得奧運金牌,難道就不能為他們高興一下嗎?還是一個弱國心態。據說,為了超過美國,金牌第一,神州大地上飄蕩著另一種計算金牌的方法,就是把香港和台灣金牌都包攬到中國金牌總數中。好意思嗎?

英國經濟學家福雷斯特提出了一個新的排名模式,可以給中國解圍。他認為,獎牌應該反映一個國家的人口、經濟和政治製度等各方麵。一個貧窮國家沒有很好的體育設施,如果獲得一枚金牌,分量要比體育大國的金牌重得多。要是按人口平均生產總值來排名,中國絕對第一,其他貧窮國家也有機會進入前十。

當然,中國不會接受這種排名,半邊臉抹金,半邊臉抹黑。中國是要和美國較勁,和貧窮國家排在一起不光彩。

福雷斯特還認為,人口多的國家獎牌多合乎邏輯,人口少的國家多拿了獎牌才應該名列前茅。單純以人口排名最公平,聖馬力諾排名第一,人口僅3萬多,拿了三枚獎牌。這樣給小國進入前十的機會。

福雷斯特認為獎牌總數比金牌總數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體育實力,可惜奧運的比賽項目並不完全合理。較貧窮的國家在奧運獲勝,往往是那些成本較低的運動項目,如摔跤、長跑,而富裕國家在那些花費昂貴的運動中表現更出色,如馬術和帆船。印度的板球是全民運動,卻不是奧運項目,讓印度吃了一點虧。

要是奧運把武術、功夫納入比賽項目,中國或許可以多拿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