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6)
文章來源: 李培永2022-02-01 06:49:13

我學語文教語文的一生(6)

          商調受阻,貴人相助

當我拿著“商調函”去武漢市教育局人事處辦手續時,卻遇到了麻煩。人事處長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女同誌,她說:“你想調到省重點中學的願望很好,但是,華中師大一附中不歸我們管,我們不同意。你可不可以考慮調到武昌實驗中學,那也是省重點,也在武昌,我們也可以分給你一套住房。我希望你去我們教育局管的學校,手續也很簡單。”

我婉言謝絕了處長的好意,堅持要調回我的母校。結果就如安校長所言,真是一場“持久戰”。

一年多時間,我無數次橫跨武漢三鎮,從武昌,經漢陽,趕到在漢口江岸的市教育局人事處,不論我怎麽說,就是一句話,“去實驗中學,馬上辦。去華師一附中,不行!”

調動手續還沒有辦好。我在四十三中帶的那一屆文科重點班的學生畢業了,不僅實現了“零”的突破,而且大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期目標,校長、家長和學生都很高興。此時,安校長對我說:“你這個調動手續恐怕不是一年半載可以辦好的,你現在已經完成了我們的任務,如果華師一附中需要的話,你下學期開學可以先去那裏上班,工資我們照發。你一邊上班一邊辦手續吧,遲早是可以辦好的!你跟袁校長說,早年,我也是華師大畢業的,就算我給母校的一點貢獻吧!”

我回母校對袁校長說了安校長的建議後,他立即打電話感謝安校長對母校工作的大力支持,然後說:“培永的工資一定要由我們發,他在我們這裏上班,理所當然該我們負責發工資,而且,我們學校的經費比你們多一些呀!你就把他的工資拿去給你們老師發獎金吧!非常感謝你呀!老校友!”

1979年9月開學後,我就回母校上班了。但我仍然經常去教育局人事處要求調到華師一附中,也曾找過許多朋友去疏通關係,還是沒有結果。據說那位處長是一位原則性很強的幹部,誰去說都不行。

我人在母校上班,但是,檔案工資卻在四十三中,那兩年恰逢武漢市教育係統教師普調工資,而且還有2%的獎勵工資給優秀教師。安校長力排眾議,堅持給我普調一級,再加一級獎勵工資。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以為安校長跟我有什麽特殊關係,其實,我們就是一般的上下級關係,就是那種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但是,他對我的恩情卻濃於水!讓我終生難忘!

袁校長非常關心我的調動手續問題,也想了許多辦法,一直不能解決問題。這也成了他的一塊心病。他隻要見到我,總是非常親切地說:“培永,你安心教學啊!好事多磨,我們來辦調動手續,總會有辦法的。”

一直到1980年暑假,又到招生季節,一位華師一附中的早年老校友來找袁校長,希望他看在老校友的份上,照顧一下他報考華師一附中隻差兩分的女兒。當袁校長聽說他現在是武漢市市長的秘書時,他笑著說:“我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是,你知道現在母校是多麽缺老師呀!我現在有一個老師的檔案就卡在你們教育局人事處那裏一年多了,你是否可以幫我拿出來呢?”老校友滿口答應:“沒有問題!”袁校長立即就說:“那就開學時師生同時來報到啦!”

老校友萬萬沒有想到,他這位市長大秘去教育局找局長都搞不定。那位人事處長認定,李培永這樣優秀的老師隻能留在我們自己管的重點中學,不能給華師一附中。其實,那位處長哪裏了解我這個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普通老師呢,她是逆向思維,華師一附中堅持要調回去的高中學曆的老師,一定是優秀的!既然是優秀的,我們得留給自己的重點中學。

到開學了,老校友對袁校長說,請再給他一點時間,到年底前,一定辦好。請袁校長先讓他女兒來上學。而且,他說,他可以直接去找四十三中的校長,讓李老師先到一附中上班,然後再補辦調動手續。袁校長說:“謝謝你!你就不要去四十三中了,安校長是我們華師大的校友,他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李老師已經在我們學校上班一年多了!讓你女兒去高一年級報到吧!我相信你能幫李老師辦成的,以後讓李老師直接與你聯係吧!”

後來,我常去市政府找老校友,每次去都有借口,其實兩人心裏都明白,就是為了調動那件事。見麵次數多了,才知道,原來老校友五十年代曾經是武漢市委第一書記宋侃夫的警衛員,是宋書記送他到中南工農速成中學(華中師大一附中的前身)讀書,畢業後考取了大學。大學畢業後回武漢市政府給時任市長當秘書。

眼看快到年底了,在市政府的辦公廳,王千弓秘書長給老校友出了個點子。他說,讓李老師寫一個請調報告,再請調出和接收的兩個學校簽署意見後,直接送市政府辦公廳。給我這個秘書長簽字,你再拿去請市長閱示。市長批示後,我們再去市教育局找局長辦手續。這一招果然奏效。真是難以想象,一個普通的年輕教師調動工作,居然還要市長幹預才能辦成。如果不是巧遇當市長秘書的老校友,我的人生軌跡也許還得改寫!

1980年12月15日,我正式調回到母校華師一附中。

如果沒有兩位老校長的傾力相助,精心栽“培”,就沒有培永的今天!更不可能走上語文專業成長的高速之路!難忘我最敬愛的兩位老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