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人生(93)老伴不幸得了“帶狀皰疹”
文章來源: 李培永2021-03-15 08:23:04

閑話人生(93)老伴不幸得了“帶狀皰疹”

2021年3月3日,女兒送我和老伴去新澤西州政府設置的臨時打疫苗的點,打了莫德納疫苗第一針。打完之後,我們在那裏等候十五分鍾,沒有什麽反應。我到現在也沒有什麽不良反應。

打莫德納疫苗三天後,老伴的左大腿出現紅疹子,以為是打疫苗後的反應。到3月9日,紅疹麵積擴大到整個大腿上,後又出現泡疹,去醫院看急診。確診為帶狀皰疹,開兩種藥:殺病毒和鎮痛。由於錯過了最佳治療黃金時間72小時,才發展成這麽嚴重了,隻有慢慢治療,不用住院。昨天晚上女兒看美國新聞才知道,50歲以上老人打疫苗前,應先注射帶狀皰疹疫苗,防止疫苗激活帶狀皰疹病毒。這就是疫苗帶來的不良反應。

當時,老伴非常擔心地問醫生:“這是不是打疫苗後的反應呢?”

醫生告訴女兒說:“兩者沒有直接的聯係。主要是因為她的免疫力太低造成的。”

“沒有直接的聯係”,是不是有間接聯係呢?我們不懂。

姑且相信醫生的說法是正確的,那麽,老伴左大腿上皮膚的毛病就是來自身體內部。

我忽然想起,她的大腿左側皮膚,曾來自外部的一次非常嚴重的傷害。她這一生,左大腿怎麽這麽不幸呢?

四十九年前,我們的大女兒出生幾個月後,她就沒有奶給女兒吃了,每天買一瓶鮮奶,但是,那時家裏沒有冰箱,管了白天,晚上女兒餓了,隻有攪米粉糊糊了,糊糊煮好之後,還要降溫,把煮糊糊的小鍋放在旁邊預備的一盆涼水中降溫,然後再灌到奶瓶中喂孩子。

平時,這都是我起來做的事,但是,那一天,學校不知接到哪個部門的通知,組織我們全校男老師到武漢鋼鐵公司去撿廢鐵。且不說從我們學校所在的武漢西邊,乘坐敞篷卡車穿過三鎮,到武漢的東邊,往返幾十裏長途奔波之疲憊,隻說到了工地之後,在空曠的地上、夏日陽光直射下,那個熱呀!難受之極,還要撿鐵負重前行。晚上回到家,倒在床上就呼呼睡熟了。

女兒到點就要吃,她媽怎麽也叫不醒我,她隻有自己起來,穿著內衣短褲,去弄孩子吃的米粉糊糊。女兒餓得哭,我睡得鼾聲如雷。可以想見她如何心煩意亂。忙亂之時,右手去拿在爐子上剛剛煮好的米粉糊糊,準備放到那盆涼水中去降溫的,一不小心,一小鍋滾燙的米粉糊糊,全潑到自己的左大腿上了,她聲嘶力竭地呼叫,驚醒了我。

幸虧當時年輕啊,反應快,手腳麻利,處理得當。

當年武漢市抗菌素廠“工宣隊”,送給每個老師一瓶該廠生產卡拉黴素的母液,為治療燙傷而備用。工人老師傅還給我們講了如何用它處理燙傷。

第一時間,我先用放在旁邊的那盆涼水,把她腿上沾著的米粉糊糊衝下來,然後,把一瓶“卡拉黴素母液”,全部倒在她的大腿上。當時就止疼了,但那被燙了的地方一大片皮膚還是紅紅的。好擔心好擔心她那白白嫩嫩的皮膚留下一大片疤痕啊!

奇跡發生在第二天早上,她起床看看自己的大腿,居然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皮膚居然還是原來那樣白嫩光滑,一點點燙過的痕跡都沒有!

我們也不得不驚歎,“卡拉黴素母液”治療嚴重燙傷之奇效。

現在,看到老伴左大腿那紅紅的一片皰疹,比那次被燙了之後還要嚴重得多,看著都心疼!同是左大腿,會不會也像那次那樣變不幸為萬幸,給我們再來一次驚喜呢?

查百度“帶狀皰疹”:冉玉平主任醫師說:

“近年來,世界各地帶狀皰疹的發病率一直在上升,但原因不甚清楚。美國每三人中就有一人在有生之年出現帶狀皰疹,中國尚缺乏相關數據。美國數據顯示,20%的帶狀皰疹發生在50----59歲;40%發生在60歲以上。女性比男性相對容易出現帶狀皰疹。”

今天上午,與我的高中同班同學遊麗昭視頻。她在水果湖中學讀初中時,是我老伴的同學。現在她住在深圳,我居無定所,往返中美之間。好在有微信,我們經常視頻聊天。

今天視頻,她聽說我老伴得了“帶狀皰疹”,她馬上讓我把手機給老伴。然後告訴我老伴:“幾年前我也得過這個病,痛不可言。找了好多醫生看過,都沒有治好。”後來,朋友推薦她看李和生大師的《小功法治療常見病》,才治愈。接著,她就教我老伴做那個“小功法”。我馬上上網查到了,老伴開始試著做那個“小功法”,但願結果與我們的老同學遊麗昭一樣,快點好起來!

人們常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誠如斯言。平時電視中的“大醫生”,微信中的“健康小知識”,也看過,但如過眼雲煙,竟然完全不懂“帶狀皰疹”是什麽病?有什麽症候?怎麽預防?萬一得病後怎麽辦?

如果早知道,萬一得此病,在72小時內去看醫生,早診斷早治療,最多一周時間,就可痊愈。

我們錯過了治病的黃金時間段,老伴腿痛,苦不堪言。女兒立即將老伴的病情報告給新澤西CDC,並馬上送她媽去醫院看急診。

美國醫院看急診,真是病人幹著急,他們不急,而且疫情期間,家屬一律不得入內。女兒說,媽媽不懂英語,他們說,我們這裏有懂中文的。女兒隻得留下自己的電話號碼,讓她媽開通手機,有事可以微信。依依不舍地把她媽一個人留在孤苦伶仃的急診病床上。她們是上午11點多去醫院的,12點多快一點時,女兒就近到超市買了麵包送去給她媽,媽媽告訴她,隻檢查了血壓和血糖,還沒有看醫生。不知道是不是護士,告訴女兒,你去外邊等醫生看病結果把,到時電話通知你進來接你媽媽。

這一等就等到快五點了,醫生來電話告知診斷結果,叫女兒進去辦手續。醫生得知她媽媽來自中國,沒有醫療保險,就說這次醫療費用,讓慈善機構去處理,你們簽字後,拿了處方去買藥,就可以回家了。處方藥兩種,一是止疼,二是排毒。一周的用藥,合計20元。

回家以後,女兒在朋友圈發了媽媽被確診得了“帶狀皰疹”,馬上有朋友告訴她說:“我媽前兩年也得過這個病,後來用民間小處方,‘蚯蚓加白砂糖泡水’治好了。”那個朋友在自家後院菜地挖到十幾條小蚯蚓,第二天早上就送到我們家了。據說,如果是韭菜地裏的蚯蚓,那麽,這個小處方的療效就更好。

老伴不幸得了這個病,痛苦之中有幸遇到女兒的朋友,不僅主動提供中醫小處方,而且親自去挖蚯蚓、送蚯蚓來,讓身處異國他鄉的我們倍感溫暖!

也許我們中華傳統醫療“小功法”和“小處方”能救草民於病痛之中,隻有等老伴治好了病再接著寫下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