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不夠的【花妖】,什麽花?
文章來源: xiaxi2023-08-18 07:02:19

我喜歡把休假放在項目告一段落的時候,這樣可以高枕無憂輕鬆快樂地享受生活。前段時間除了看看新聞,和網上世界差不多隔絕了。緊張工作時沒心情上網閑逛,假期中和家人享受生活,上網玩耍也被拋在腦後。(一個半月沒進城,剛歸來在城門口就發現了大變化)。
回歸日常生活,立刻被刀郎新歌集引起的滔天巨浪衝擊到了。實際上我迎麵撞上的已經是第二波熱潮,錯過了火遍全球的“羅刹海市”。看到閨蜜親友接連不斷發來的“花妖”各種精美視屏,實在令人如癡如醉。第一次聽歌,當粗獷滄桑的聲音,深情委婉地演繹著纏綿唯美的愛情故事時,我曾有些驚訝:這是刀郎的作品嗎?和以往聽過的刀郎歌曲反差太大了。這些天有空時就反複聆聽【花妖】,並逐步了解歌詞的背景涵義,現在深感此歌此曲此唱非刀郎莫屬。

刀郎《花妖》
作詞:刀郎
作曲:刀郎
歌手:刀郎
所屬專輯:山歌寥哉

我是那年輪上流浪的眼淚
你仍然能聞到風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將諾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滿城的汪洋

我在時間的樹下等了你很久
塵凡兒纏我謗我笑我白了頭
你看那天邊追逐落日的紙鳶
像一盞回首道別夤夜的風燈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車轍旁
他日若再返必顛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鳥也淋淋
那卻是花牆下彌留的枯黃

君住在錢塘東
妾在臨安北
君去時褐衣紅
小奴家腰上黃
尋差了羅盤經
錯投在泉亭
奴輾轉到杭城
君又生餘杭

我在時間的樹下等了你很久
塵凡兒纏我謗我笑我白了頭
你看那天邊追逐落日的紙鳶
像一盞回首道別夤夜的風燈

君住在錢塘東
妾在臨安北
君去時褐衣紅
小奴家腰上黃
尋差了羅盤經
錯投在泉亭
奴輾轉到杭城
君又生餘杭

我沒能力也沒水平點評刀郎的詞曲,網上眾多點評中,有不少引起我的共鳴。
《花妖》是一首具有濃鬱民族風格的歌曲,講述了一個穿越千年的淒美愛情故事,歌詞簡潔而富有詩意,曲調婉轉動聽,令人感到溫馨和感動。淒美的故事用江南小調,以輕聲細語的方式唱出來,看似柔緩,實則道盡了人世間的無奈。它有輾轉追尋,無緣相見的刻骨遺憾。正如波瀾不驚的表麵下暗藏的洶湧情感,使人牽腸掛肚,輾轉難忘。

關於第四段的歌詞,網上有段流傳的背景故事:宋時的臨安一個書生與小姐結緣了,私定終身,但因為身份懸殊,女方父親偷偷把他打死了,小姐也殉了情。 到了地府,閻王爺憐憫二人情之深、愛之濃,於是下令免去二人的孟婆湯,帶著今世的的記憶,重新投胎陽世到杭州,繼續前緣。不料,投胎的時候,卻尋差了羅盤經。管羅盤經的小鬼是臨時工,沒幹過這個工作,雖然地點都調到了杭州,但時間線忘記調了。於是書生投胎到了漢朝的錢塘縣東,而小姐投胎到了南宋的臨安府北。發現投錯了,再去追趕時,小姐又錯投在了王莽篡漢的泉亭,奴家輾輾轉轉好不容易來到了吳越國的杭城,君又生在了更早了夏朝的餘杭。就這樣,一個往前追,一個往後追,這一追就是千年,二人雖然帶著前世的記憶,卻苦覓無依、相思成疾、卻依然終難尋覓、永無再見可能,二人好似彼岸花的命運,花開不見葉,見葉不開花。花與葉永遠無法相見…兩人始終投胎在同一個地方,卻永遠不在同一個時間裏,總是完美錯過,就那麽永遠相互尋找下去......何等淒美,何等地讓人充滿期待又扼腕歎息。

有人這樣解讀:
君住在錢塘東(杭州郡),
妾在臨安北,(也是杭州郡)
君去時褐衣紅,(褐衣代平民,紅指血,喻男主被殺)
小奴家腰上黃,(腰上黃,宋女子一種束腰配飾,喻女主殉情)
尋差了羅盤經,(投胎輪回投在同一地點,卻錯投時空)
錯投在泉亭,(公園前100年左右西漢時期杭州叫泉亭)
奴輾轉到杭城,(公元900年左右唐朝時期杭州稱杭城)
君又生餘杭。(公元600年左右隋朝時期杭州稱餘杭)

有學者從兩個角度詮釋了《花妖》的厲害之處:第一,融入傳統經典元素,第二,飽含真情實感。蒲鬆齡第十一世孫、今年已近80歲的蒲章俊老先生表示他非常感謝刀郎的新歌以及新專輯,因為刀郎對聊齋文化的熱愛。

了解了這段故事後,就容易理解刀郎歌詞中:“我在時間的樹下等了你很久”的具體含義了。

由於刀郎的歌曲都是免費聽的,不涉及版權,現在網上出現了很多翻唱版本,有些很不錯呢,特別是吳儂軟語版本的。

刀郎新曲《花妖》翻唱與器樂集萃(一):包括刀郎的原唱,以及吳語、越劇、京劇、粵劇、民族、美聲和通俗唱法的翻唱,還有二胡、琵琶等等:

 

花妖是什麽花呢?有誰知道?拍一些家裏院裏和野地裏帶點仙氣嫵媚妖嬈的花兒:

Hiking時看到的奇異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