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處是吾鄉
文章來源: 我心依舊20082024-05-25 12:09:31

今天的溫哥華,陰天,但不下雨,挺好。

早上很早就醒了,因平時通勤要早起,今天即使不用上班,不用鬧鍾很早就起床了,起來了喝杯茶,一時興起就連寫了兩篇文章。

喜歡周末,周末來臨時,做一些該做的事,比如Shopping,理發,修理草坪,房屋,有閑情時驅車去STARBUCKS,找個靠窗的位置,可以天馬行空,胡思亂想,同時看看當地人喝咖啡,幾個人閑聊,有時拿本英文書看看,或者用手機看看新聞,評論,這就是我的周末。

Shopping 一般就去華人的大統華超市,那裏有許多我愛吃的中國食品,沒辦法,呆在國內三十多年,味覺已經完全中國化了,有人說思鄉實際上是懷念家鄉的食物,很有道理;當年一點也沒想留小城市出來的美女帥哥趨之若鶩的帝都,原因之一主要是想家,想家一個是父母,一個也許與味覺有關。

前幾年在城裏寫了些文,中文似乎提高了,英文卻有些退步,這兩種語言似乎彼此不相容,兩種語言都很優美,承載者悠久的人類文明,我是兩者都想精通,熊掌與魚都想要,為什麽不呢?

最喜歡還是在STARKBUCKS 一坐,點杯CAPICHINO或者CAFÉ LATTE, 看著窗外,寫幾個字,無論在城裏博客,還是微信,雖說不認識周圍的多民族的人,卻一點不感到孤獨。

一杯茶,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個手機就是一個世界。

加西加拿大人的有禮貌,溫和情緒是加拿大有名的,走著路上,時不時可以看到陌生的本地人與你打招呼,一聲“H!”加一個溫情的笑臉, 你的心裏不自覺地就會溫暖起來;在小區開車,時不時的會碰上禮讓的陌生的鄰居;在STARBCUCKS,服務員的溫暖的微笑,問候也會讓你心裏的溫暖三日不能忘懷。

有些海外華人不喜歡印度裔,原因是嫌棄人家母國窮,或者說英文口音太重聽不懂,但我倒覺得他們的熱情,友好卻是許多國人沒有的,他們動不動就“MY BROTHER”, 聞之就有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感覺,也是三日不能忘懷;還有些不喜歡中東阿拉伯裔,原因可能是居於以前的伊斯蘭信仰極端派的極端行為,我倒覺得一般中東裔對信仰的執著,並不礙著別人什麽事,隻要遵守現居地國的法律就成,阿拉伯兄弟的睿智,對朋友的熱情也不輸給印度裔。

有人說,不用天天看新聞,可以讓人愉快,有些道理;人類其實是這個星球對同類最不友好的生物;人類是群居動物,一個人獨居往往不是餓死就是病死,卻因為某個大元首的雄心壯誌而發動戰爭,比如如今的沙俄帝國;其實一個人再偉大,比如潤之同誌,斯大林,列寧同誌,如果他一個人獨居,恐怕很年輕時就會餓死,病死,做不出後來的偉大事業,從這點看,偉人也是十分渺小的,也是大時代的一顆小小的沙粒;為了少數人的的所謂偉大事業犧牲與他同樣渺小的千百萬人,好像不是一個文明社會的文明人應該做的事情。

吾心安處是吾鄉,隨遇而安才有心靈的家園,神州大地是吾鄉,加拿大也是吾鄉。

 

小城的月光

 下一個月光如銀灑在靜謐的河畔上
灑在小河兩岸黝黑的山崗上
播下星星點點的萬家燈火
河邊不甘寂寞的青蛙正在歡唱
好像要獻給河畔邊的情侶一首首美妙的情歌
 
舞廳裏喧鬧的吉他
喃喃的私語
青春的步伐
奏響了小城絕妙的交響曲
 
那舊日小城的月光啊
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然而它已伴隨著我的思念
一同留在了昨天
 
 
 

 

菲沙河畔

 下一個
 
美麗的菲沙河畔
金黃色的陽光
紫了天邊的晚霞
紅了一樹樹楓葉
緩緩西去的菲沙河啊
像極了家鄉的河
隻是沒了古廟中
寂寞的鍾聲
千年的榕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