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不好的崇禎皇帝與明朝的滅亡
文章來源: 我心依舊20082019-05-27 11:27:49

少年時讀姚雪銀的曆史小說李自成,挺喜歡闖王; 記憶中讀了小說後記得最清楚的一個成語就是"猶柔寡斷" "剛愎自用"這兩個詞語都是形容崇禎皇帝的;小說裏大臣見崇禎都是要雙膝跪下,誠惶誠恐。

讀小說時就覺得這個皇帝則麽那麽性格陰暗,疑神疑鬼。後來讀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又覺得漢人的江山亡於吳三桂,就覺得當年這曾經的吳英雄如果不為紅顏一怒,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不要奪人之愛,後來漢人的江山就不會變成滿人所有了,多好。再後來又讀了民族英雄袁崇煥蒙冤的故事,讀畢差點仰天常嘯,把門前欄杆拍遍,覺得崇禎咋如此糊塗,殘害忠良,自毀長城。

隨著互聯網絡的普及,也看了許多明史的資料,才覺得事情並非那麽簡單,明亡於各種合力,內憂外患。

明的滅亡最根本的還是製度,其製度不得人心,陝西災害頻發,明官府明明糧倉裏有糧就是不接濟平民; 因為明末貪腐盛行,"十年清知府,白銀十萬兩官",官員都顧自個貪,吃喝玩樂,歌舞聲平,自顧自己的小家和家族,視平民為草芥,李自成,張獻忠為草寇。

明末的起義多半是因為宦官專權,太監的心理多半是陰暗的; 朱由檢16歲即位,牢記諸葛先生的語錄" 誌當存高遠", 誅魏忠賢及同黨,一時大快人心,屁民驚呼,八百年未見的聖君駕到,普天同慶。

然好景不長,中國人內鬥的曆史太長,被魏壓迫的文人,即"東林黨人" 又結成團團夥夥,與明朝軍人及官僚其他派係,明爭暗鬥,即使英雄袁崇煥也不能免俗,袁的誅殺毛文龍很難說是為公,人無完人,毛死後,清無後顧之憂,才有後來的滿清直搗北京城的史實。

因小說原來一直對朱由檢印象不好,對他的印象就是性格陰暗,多疑,遠不如當年曹孟德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英雄氣概。後來讀一些史實才知道朱皇帝是明皇帝中最勤勉的一個,其16歲誅殺魏也需要極大的勇氣和魄力; 在李自成逼近北京前有遷都的念頭,在李兵臨城下時也有想與李議和的想法,說明朱還是有些頭腦的,但自己好像缺乏主見,猶柔寡斷,麵子也薄。

一個飽讀詩書的,如此勤勉的皇帝結果卻33歲自縊,明滅亡,古人雲"天道酬勤",然崇禎的結局是卻如此的不堪,再結合清初的清兵屠殺漢人的,揚州十日屠城,作為漢族人,讀史到此處,難免扼腕長歎。

有如此看似英明的皇帝,最後明還是滅亡了,問題究竟出在哪?

問題還是出在封建王朝的製度上,皇帝一個人說了算,沒有一個製約皇帝的機製,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皇帝聖明,朝代興旺,皇帝昏庸,朝代滅亡; 朱雖然胸有大誌,勤勉,但自小宮中長大,缺乏閱曆,如果先皇給他一個好攤子,他應該是個好皇帝,然而先皇卻給他一個是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他的才能就遠遠不夠用了。

明朝的體製在朱由檢之前就有很大弊病,文官帶兵,一個讀八股文的文官未經任何曆練,就直接做官府的軍區集團軍司令,與類似紅軍的戰鬥力的起義軍,類似日軍戰力的滿清部隊打,贏的概率肯定不是很高; 看看國共內戰時當年的林彪,久疏戰陣,與白崇嬉,杜律明一戰,共軍潰敗,幾乎被趕至朝鮮,要不是斯大林壓美國,美國壓國民黨,國軍因此停止追趕共軍,日後鹿死誰手還難說;  久疏戰陣的軍人尚且如此,更別說從沒打過戰的明朝的文人司令; 袁是文人,但他基本上也是從基層的參謀做起,算是文人的另類,不能算普遍現象。

朱由檢為何會麵子薄? 為何聽不見忠臣所言? 為何會誅殺忠良? 原因還是才能,閱曆不夠, 與經過戰爭的曹孟德,明太祖不可同日而語; 生活的閱曆遠遠勝過一百個儒學老師, 風調雨順還行,一碰到大事,在太監宮女群群裏長大的皇帝往往就會六神無主; 所以古語說,盡信書,不如無書; 毛太陽也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而皇帝周圍的官員或者說官僚又如何呢? 明末官員幾乎個個貪腐,要不然就不會有李自成,張獻忠的揭杆而起; 官員的想法又是什麽呢? 先有魏忠賢的殘害忠良,後有朱皇帝的誅殺民族英雄袁崇煥,隻要闖王或滿清給個大官做,各個貪官及混日子的官員,想必都是同一個想法"隻要我有家財萬貫,哪管天下洪水滔天",袁一死,屈可指數的忠良對明朝的皇帝也心涼了,沒有幾個帶兵的真的把明朝的朱家的江山當回事,江山總是輪流坐,官員,屁民隻要有碗飯吃,哪管城頭變換大王旗。

所以說,明的滅亡是由於皇帝的平庸,官員腐敗的體製,李的起義和滿清的侵略的原因,內憂外患,不亡才怪,即使當時北京城僥幸不破城,崇禎不自縊,再過三五十年,他的子孫也得亡明,因為一個朝代要興亡,製度是關鍵,靠一個人的英明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