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美》 讀書筆記(一)
文章來源: 大花與小木2020-04-28 16:47:46

第一章、 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 實用的、科學的、美感的

一棵古鬆,在木商眼裏,想到的是價值;科學家想到的是根莖葉;而畫家隻管審美。

古鬆不是固定的東西,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古鬆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

美也是如此。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

木商采取的是實用的態度,以“善”為最高目的。實用的態度起於實用的知覺,實用的知覺起於實用的經驗。小孩抓火,知曉痛。人們根據經驗把四周事物分類,事物才有所謂“意義”。 “知覺”:感官接觸某種人或物時心裏明了他的意義。

科學的態度是客觀的,理論的,以“真”為最高目的。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去探求真理。科學的理論可以見諸實用,但科學家的直接目的卻不在於實用。科學的態度僅需很少情感和意誌,最重要的心理活動是抽象的思考。在混亂的世界中梳清條理。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絕緣,便是美感的態度的最大特點。脫淨了意誌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動叫做“直覺”,直覺所見到的孤立絕緣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經驗就是形象的直覺,美就是事物呈現形象於直覺時的特質。自然以”美“為最高目的。

從“用”的狹義角度講,美感的態度毫無用處,何必來講美呢?

真善美三者具備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真和美的需要是精神上的饑渴。

一個沒有精神上饑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斷定他的心靈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狀態。

生命是與活動同義的,活動愈自由生命就愈有意義。在無所為而為的活動,人是自己心靈的主宰。

悠悠的過去隻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所以還能認識出來這片漆黑的天空者,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步的幾點星光。

 

第二章、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藝術和實際人生的距離

幾個例子:樹的倒影比正身美;東岸總比西岸風景好;遊覽新境時最容易見出事物的美,如北方人醉於西湖,平原人欣賞峨眉......

這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總而言之,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適當的距離。

距離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實用世界;距離太過,就不易理解。

藝術本來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藝術的最高目的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可現實中已經有人生和自然啦,何關乎藝術哪?舉例:古希臘和中國戲的麵具;歌唱時誇張的聲調;古埃及抽象的、千篇一律的雕塑線條;哥特式雕像人物肢體的不自然延長等。

藝術都是主觀的,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經過幾分客觀化。

藝術所用的情感並不是生糙的,而是經過反省的。需要當事人從經曆者轉化為欣賞者時,才能產生客觀化的態度。

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經驗放在一種距離以外去看,所以情感盡管深刻,經驗盡管豐富,終不能創造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