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這兩家餐館要去吃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23-06-17 06:50:01

最近有朋友要去日本旅行,在東京隻有4天時間,她微信要我推薦遊覽的地方給她。比如購物哪裏最好,吃哪裏最好,公園哪個最好。

我先給她說了吃。

關於吃,我給她看了上次寫的博客《東京美食沒有最好》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714/202211/13075.html

還補充推薦了下麵這兩家:

第一家是我到東京必去的大黑家,位於淺草,臨近有兩家店。

大黑家是專營天婆羅的,但是這家的天婆羅使用獨特的黑色的醬汁。二妹知道我小時候最喜歡吃醬油拌飯,所以95年我第一次來日本時她就帶我去了那裏。不出所料,我對那大蝦天婆羅的濃香味道刻骨銘心。這家店明治20年(1887年)就有了,經傳不多,但好口碑代代相傳。我去過一次,對那裏黑蜜汁天婆羅甜甜鹹鹹黏黏的口味念念不忘,後來每次去都會拜訪。這次也不例外。

明顯的現在大黑家比以往更有人氣,以前來都是坐在門廳等一下就可以,這次等餐的人在門外排著的長隊都拐了彎兒,我們等了半個多小時才進去。不過,因為位於淺草市場中心,等的時間也不會寂寞。來往遊客很多身著租到的傳統和服,在和式房屋的老街走過,有穿越感。

另外一家是這次我在東京唯一去過兩次的店---HAMA燒烤,上次在《東京美食沒有最好》一文中提過一嘴,這次再說一下那家的特色,因為我好像又饞那一口兒了。

這家是和牛燒烤店。我原本是不吃牛羊肉的人,在澳洲幾十年學會了吃點兒牛肉。因為我家那位是牛排“專吃戶”,去西餐店隻點這個,在家每周也要吃一頓,所以我慢慢也就適應了。澳洲的牛排的確不錯,不膻。但即便如此,直至去HAMA燒烤前,我對牛肉的接受還隻限於澳洲牛排,回中國和旅行國外我是絕不會點牛肉吃的,包括日本和牛。日本和牛還是有些肥,口味有點重。

HAMA燒烤應該是我吃牛肉路上的又一座裏程碑。去年十月底,我剛到東京的第二天,一位北京舊識給我接風,請我和二妹去了這家日本燒烤餐廳。他說:知道你倆不怎麽吃牛肉,但這家的牛肉我包你們喜歡。二妹也不擅吃牛肉,但她相信這位老兄對吃的品味。果然吃過之後我倆大讚特讚。因為太好吃,等我家的那位牛排專吃戶十一月來到東京後,我們一起又去了一次,並無懸念地刷新了我家牛排專吃戶對好牛排的認知。

HAMA燒烤是個套餐,客人坐在烤台對麵,專門的廚師在你麵前為你製作。

第一道是前菜和烤洋蔥。飯局開始後每人會有一份開胃菜,加大醬湯或清湯。

第二道是烤蝦和蝦頭。大蝦每人四隻,蝦頭切掉,蝦身一破兩半,沒有佐料,就著烤蒜的味道把蝦烤到金黃。老實說,那樣子誰看了都會流口水!但是最精彩的還不是烤蝦,而是下麵的烤蝦頭。蝦頭自己出油,壓扁後烤,海貨的鮮美濃鬱撲鼻,烤好的蝦頭一點都不紮嘴,炸入口即化,口感香脆。

第三道是烤菜。飯前,廚房會先端出一籃子青菜,有蘑菇,茄子,青椒、青筍等讓你挑一種。烤菜放在烤蝦之後,有爽口的作用。

(上圖:烤茄子)

第四道才是烤肉。隻在烤台上放一點油,不加佐料。肉在烤盤上刺啦作響,吃客雖已半飽,但仍敵不住那撲鼻的肉香。以我個人的經驗,估計每個食客都是一邊咽著口水,一邊使勁兒地壓製著動物本能,才不會有“餓虎撲食”的“壯舉”。這裏還要提一下的是烤蒜。烤肉之前廚師先烤蒜。薄薄的蒜片兒烤到隻有蒜香沒有蒜辣,口感酥脆,與肉排一起吃解膩添香。

我們去過的兩次HAMA燒烤不是同一家分店,第一次是銀座店,第二次是二妹家門口的目黑店,但兩次對食物的滿足感都是百分百。記得第一次請客的朋友看著我和二妹吃牛排時的享受表情,笑著說:看你倆以後還說不愛吃牛肉。

第五道是蛋炒飯。借著烤肉的餘味炒出來的飯有一股熏過的米香。即便那時大家的胃口都已經處於飽和狀態,但還是忍不住要吃幾口才過癮。

最後一道是西式甜食。客人們被從燒烤餐廳裏請出來做到外麵的咖啡廳,每人可以選一份甜酒,或咖啡、或茶。蛋糕點心的選擇不多,一兩種而已,但每次會不同。

(上圖:第二次的甜品-巧克力穆斯)

東京的吃我說得夠多了,這次更是寫到自己流口水。我給朋友推薦了,不知他們有沒有時間去,但是我有信心今天說的這兩家,去過絕對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