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已經是東京人了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22-11-08 05:01:17

後疫情打卡東京 1:恍然已經是東京人了

現階段還不能說是疫情後,叫後疫情比較妥當吧。10月25日晚我從南半球的墨爾本來到後疫情的東京,一晃已經兩周。每天東遊遊西逛逛,日子飛一樣地逝去,而遊遊逛逛之間,恍惚自己已經是個東京人了。

後疫情的東京真的和正常期沒有什麽不同,直觀的不同就是人們都帶著口罩,走在路上偶爾有不戴口罩的人,但室內的公共場所,比如店鋪和電車上,人人都會戴。如果和後疫情的墨爾本比較,這一點該是最大的不同了。

另一個明顯不同自然是東京的人比墨爾本多很多。有一天在新宿坐火車,正趕上晚高峰,擠得水泄不通,上次遇到這樣的情景好像還是30多年前在北京坐大1路上班的時候。我好奇這麽擁擠的車上東京人還可以泰然自若,莫非是因為太擠了,病毒也無縫可鑽?

東京人雖然很多,但非常有秩序,這是我以往對日本的一貫印象,這次也不例外。不過我以前沒注意到東京人連上電梯,過馬路都排隊,歎服!

我還歎服日本人講公德,在公共場所沒人大聲說話,公交車上不論多擠,都不會噪雜。剛開始的時候和二妹坐在火車上彼此不講話真的很別扭,過了幾天也習慣了,和同車的東京人一樣擺弄擺弄手機什麽的。

二妹家的公寓在目黑站附近,靠近澀穀,離銀座、新宿和上野都不算遠。那個車站有兩三條地鐵線,四通八達。

這兩周我最常來的地方叫四穀,兩周之內已是第3次來. 不是因為這個地方有名,這兒也不是購物區,我來得頻繁隻因為二妹的牙醫診所在這裏。她正在治牙,每隔幾天就要來一趟。我每次陪她過來,順便附近走走。

四穀車站附近多是學校、辦公樓和住宅。以中國人的樣子走在東京人生活工作的普通街區,沒有人會以為你是外國人而多看你一眼,這種感覺令我非常自在。就比如現在,坐在四穀火車站對麵的一座商務大樓的公共休息平台,臨窗有4套小桌椅,我坐在角上的一張桌邊寫東西等二妹,旁邊的兩個座位上是做作業的年輕學生,散落坐著的還有其他人,男女老少都有,有的坐了好久,有的隻坐片刻。

眼前落地窗的對麵是一座辦公樓,不到5點就燈火通明了,透過窗,可以看到裏麵電腦前伏案工作和走動的人影。這樣的一個環境讓我突然有一種變成了當地人的親切感覺。

今年四月間二妹做了個大手術,那時我們都以為她會有生命危險,結果卻出人意料的好。但她的主治醫仍然要求術後第一年裏有人和她住在一起,可那時外甥女剛剛收到倫敦藝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九月就要去報道,醫生的要求讓孩子很為難。為了讓孩子安心,我就把陪伴二妹的任務包攬下來。恰好外甥女前腳走,後腳日本就開放了邊界,於是我第一時間訂了過來的機票。

二妹本來就是個話癆,三年沒見,曆經生死,見了我更是說個沒完沒了。因為她的手術我擔心了大半年,如今見她活蹦亂跳,聽她滔滔不絕,心裏覺得非常安慰,聽她說什麽都覺得想笑,有一種見證生命的幸福感!

這次要在東京住上將近兩個月,我有打算好好了解一下這裏的風土人情,像東京人一樣地生活、日常。雖然不會日語,但這裏很多地方可以講英文,中文標識也隨處可見,加上有二妹在身邊,目前沒覺得有太多不便。其實東京年輕人的英文水平比起2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日本時好許多,有兩次我自己去咖啡店,和服務生講英語完全沒有障礙。

二妹以前住在北海道,手術後才來東京和女兒住,她對東京也不是很熟,正好我倆可以一起到處轉轉。她拉了一個單子給我看要去的地方,那單子老長了,別說兩個月,再住兩個月也轉不完。

來了兩周,已經找到了點兒東京人的感覺。我覺得東京很好玩兒,東京一定會很好玩兒!

(11月7日寫於東京四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