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世界最酷的社區 (多圖)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21-10-19 05:41:45

(上圖:跳皮筋的女孩-利士門的地標符號)

前不久英國網站Timeout公布了剛剛評出的世界49個最酷社區,澳洲有兩個,一個在悉尼,一個在墨爾本。墨爾本的酷區就是我家住的地方,叫Richmond, 中文翻成利士門。

利士門位於墨爾本市中心以東3公裏。這個區在澳洲素有盛名,這裏強調一下,盛名不等同於好名,確切說有3個主要的特色:

第一是吃、喝。當地最有名的吃是以越南街為代表的多元文化食品。越南街是利士門直通市中心的主街,長約1.3公裏的路段被稱為墨爾本的小西貢。這條街上有很多負有盛名的越南和中國餐館,還有越南移民開的亞洲雜貨店等。記得我一來墨爾本就跟朋友到這條街上買過東西,那時候大陸新移民的生意不多,亞洲雜貨店很少,這裏果菜新鮮,價格低廉,是周末華人聚集的主要場所。

喝的話就要去“天鵝街”了。這是利士門的另一條主街,近年來變得日益時尚起來。這條街以酒吧,夜總會和時尚餐廳,咖啡廳著稱,是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也是墨爾本夜生活的熱點之一。

(網圖:天鵝酒吧下午時光)

第二個特色是時尚。在越南街和天鵝街之間是橋街,以經營工廠直銷店街著名。澳洲本地服裝的品牌很多原來都在那裏有直銷店,非常有名。雖然這條街現在所剩工廠店已經寥寥無幾,但名氣還在。20-30年前,這裏不僅當地人來,也是墨爾本最吸引外地遊人的地方。十年前墨市開了多家奧特萊斯購物城,這裏的生意就蕭條了。現在這些商店逐漸被餐館取代。

(網圖:橋街的工廠直銷店)

利士門的第三個特色就不敢說是什麽好事兒了-癮君子多。我們是兩年多前搬到這個區的,在此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要住到這裏,因為我們以前對這個區的印象不好,越南街看上去非常破敗,到處是水平低級的塗鴉。火車站附近有一片政府福利房(簡稱難民樓),越來越多的販毒和吸毒者在附近遊蕩。

(這個街角是毒品活動區)

後來我們改變心意買了利士門的複式公寓有這樣幾個考量,一是價格比起同距離市中心周邊的社區不算貴,並有上升空間,符合我們換靠近市中心小房子居住並投資的要求,二是我們選擇的地段臨近雅拉河,鬧中取靜。交通購物便利,墨市幾家最好的醫院也在附近。這裏離販毒區一公裏開外,基本可以做到眼不見心不煩。

另外最近這20年,利士門的人口分配有很大的變化,上班族和年輕人多了起來,這裏的兩萬六千多居民中60%以上都在40歲以下。我們見慣了紳士淑女,想見識一下嬉皮雅痞的生活時尚。

當然,我們對這一決定不是完全沒有保留的,搬過來抱著試試的心態,反正這裏的房地產價值看漲,不喜歡再搬也可以的。

但是住在這裏的兩年多時間裏,特別是這兩年大多是在封城中度過的,我個人非常慶幸這個選擇。利士門真是個很酷的地方!

墨爾本250多天的封城中,我每天出門散步。以我家為起點繞圈走,在2000步往返的一圈兒內,有宜家購物城,超市,食街;有手磨咖啡作坊,手工麵包房,餐館,酒店等,穿楊百步就到了橫穿墨市的雅拉河畔,那裏綠樹掩映,河水湍流,鳥語花香。。。

(上圖:家門口的咖啡作坊)

(網圖:家門口的啤酒屋)

在往返5000到8000步的一圈兒,可以沿著河邊走,也可以穿行洋房小巷,路上可以買到越南街上最好吃的越南麵包,去工廠街逛逛剩餘的幾家時裝店,或走去天鵝街會朋友吃午餐;這裏雖然房屋密集,但大大小小的街心公園、河岸公園、植物園隨處可見,不能進店裏吃飯就買來找個公園綠地坐下來野餐,仿佛世外桃源。

(上圖:我最喜歡的越南麵包)

(上圖:墨爾本大學植物園的小鴨一家)

(上圖:周末河岸公園)

當然,利士門的最酷的一個因素還是這個社區的人。

首先這裏年輕人多,讓周圍的環境更富有活力。墨爾本的幾個大型運動場在這個區,夏天有澳網,冬天有足球。利士門的澳式足球俱樂部前兩年連續兩年奪冠也是這個區具有吸引力的名號。

(上圖:利士門足球隊員街頭畫像)

年輕人的另一個行為時尚是綠色和共享。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利士門住不僅因為它靠近酒吧和運動中心,還因為距離市中心近,公共交通方便,符合綠色出行的現代理念。另外這一帶隨處可以看到共享單車,和居民放在門口與路人免費共享的水果、花草、圖書等等。

(上圖:分享檸檬)

封城期間,耐不住寂寞的小孩子們常跑到街上畫房子。每次都畫滿整整一條街的便道。他們其實不是自己玩兒,而是讓過路的人玩兒。我有時也會被這些稚氣的塗鴉感染,按照圖示跳格子,單腿跳,雙腿跳,轉圈兒。。。一旦粉筆跡被雨水衝掉,不幾日又會有小孩子出來重新畫過。

(上圖:便道上的跳房子)

不久前的一天我還在自家街上發現一件讓我感動的事。馬路對麵一家的兩個小姑娘在前院木柵欄外麵上貼了一份充滿稚氣的廣告,發起了一個希望·感恩卡片展覽活動。公告下麵還釘了一個木盒子,裏麵放著筆和卡片。每天都有人貼上新的卡片,感恩天地、自然,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朋友,甚至感恩自己的寵物。。。我每次路過就讀一讀,讓在疫情中幹涸的激情得到人性的滋養。

(上圖:希望-感恩卡片展)

前天推門出去我又不意中發現了另一個驚喜:不知是誰在我們門前藏汙納垢的樹坑裏種了幾棵肉肉,還把樹坑圍起來,裝飾成了一個小園地

不知道所謂的最酷社區是怎樣一個具體評分標準,按照網站的說法,這49個最酷社區是對來自世界各國的27000名城市居民做過調查後,再由網民投票評選出來的,綜合指數包括每個地區的飲食,娛樂,文化和社區服務(food, fun, culture and community)等因素,然後由專家按以其酷和善的程度及發展潛力來排名。利士門區排在第十位,除了食品和時尚以外,有很多這樣善良的人應該是被成為最酷居民區的最終原因吧。

既然都是世界最酷了,那就先在這裏“躺平”好了:)

同時被評為最酷社區的還有澳洲悉尼的Surry Hills區,排在第19名;香港的西貢區第9、上海老徐匯區第20。另外美國的紐約Chelsea區排第6、洛杉磯、曼徹斯特、芝加哥及邁阿密也都有社區榜上提名。(詳細請看鏈接:https://www.timeout.com/coolest-neighbourhoods-in-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