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什刹海》和我的什刹海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20-09-01 05:43:05

最近播出的電視劇《什刹海》寫北京住在什刹海銀錠橋附近的一家人。這戶莊姓人家祖孫三代,莊老爺子是京城禦廚,老伴兒格格出身,夫妻有三兒一女。老二在英國不提,老大父女、老三夫婦兒子、做中醫教授的單身女兒都和莊老夫婦住在同一個四合院兒裏,三代同堂。故事圍繞著經營餐館,傳承傳統宮廷菜這樣一個主題,揭示了北京和北京三代人21世紀的精神風貌,試圖再現什刹海的地域風景,老北京的市井風俗,飲食文化和胡同的風土人情。。。

這部劇帶有理想主義色彩,人設樂觀,情節輕鬆,京腔京韻,對話風趣,對一般觀眾講是個茶餘飯後不錯的消遣。然而,什刹海的前海、後海、銀錠橋正是我出生長大,生活了20年的地方,劇中的每一處風景都有我童年的記憶,而其中的變化又衝擊著我的記憶。受這部劇的代入,我也來跟風什刹海,寫寫我記憶中那裏70年代的風景,風俗,風味,風情。。。

(一)銀錠橋畔的風景

《什刹海》電視劇裏片頭的第一個畫麵非常有代入感:湛藍湛藍的天空上一片疾駛的白雲飄飛過京城的中軸線,定格故宮,然後急轉到紅牆外的胡同、四合院、河沿兒, 定格-銀錠橋。
2011年一位在後海住了一輩子的老人邢正德寫了一本18萬字的書《銀錠橋畔》。他在書中說:“在銀錠橋上,舊京風景一覽無餘。東望小橋流水人家,西望則遠山疊翠,天邊煙波浩淼,視野深闊,又是一番情趣,著名的“銀錠觀山”和“海水倒流”就在這兒;再看橋的南部,是著名的大小金絲套古老胡同,橋的北麵走上數十步,就到了古香古色的煙袋斜街。四麵環視,古樸之情與觀山景色和諧地融為一體”。(如下圖)
 

從鼓樓大街到銀錠橋最直接的是走煙袋斜街,出了煙袋斜街另一頭就到了。銀錠觀山是京城八景之一(另外7景是:瓊島春蔭、太液秋波、西山晴雪、居庸疊翠、玉泉趵突、盧溝曉月、薊門煙樹和金台夕照)。銀錠橋以西是後海,以東是前海。電視上看現在銀錠橋頭有塊山石,上麵刻著“銀錠觀山”題字。其實這塊石頭是後來才有的,70年代沒有,銀錠觀山就是老人嘴裏念叨的一景。我記憶中小時候很少見人在銀錠橋上駐足觀景,因為橋本身隻有十米左右長,三、四米寬,是我們這一片胡同走到鼓樓大街上的必經之路。盡管那時沒有機動車,就是人來人往也挺忙的。況且在銀錠觀山並不是總能觀到。
所謂銀錠觀山是站在橋上往後海看西山,西山離這兒怎麽也是幾十公裏以外,既便那時沒什麽汙染,冬天霧靄中還是很難見到山影的,其他季節天陰或多雲的時候也很難看到。
 
(上兩圖:《什刹海》劇照,銀錠橋)
我個人覺得比起後海,往東看前海更好看,水麵比較開闊,最寬的地方有個圓形的小島。不知道什麽時候有人在那島上修了個亭子,我小時候那上麵沒有建築物,隻有一圈柳樹,都高高大大十分茂盛。春夏季節柳條如少女的長發垂下,整個島好像水中長出來的一個綠色蘑菇。我在高中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就用綠色蘑菇形容這島,後來文章發表到市裏的作文報上。

《什刹海》電視劇裏的另一個景致就是前海的荷花市場。荷花市場是後來的開發的旅遊景點,08年奧運會時最熱鬧,但是前海賞荷卻是曆史上有據可查的。清代的富察敦崇寫過一本《燕京歲時記》,其中記載:“十刹海俗呼河沿,在地安門外迤西,荷花最盛。每至六月,士女雲集,然皆在前海之北岸。他處雖有荷花,無人玩賞也。。。。。凡花開時,北岸一帶風景最佳:綠柳垂絲,紅衣膩粉,花光人麵,掩映迷離,直不知人之為人花之為花矣“。

所以荷花現在有,古時有,可是我長大的70年代卻沒有。現在的荷花市場一帶70年代時是遊泳場/冰場。小學的時候我們去遊泳場上遊泳課,一年兩次。冰場去的比較多,從我能穿進爸爸小時候的冰鞋開始,冬天的晚上就常跟表哥們去冰場滑冰。那一帶改建成荷花市場是90年代以後的事了,原來遊泳場/溜冰場的更衣室/租冰鞋處都改成了餐館酒吧、咖啡廳,河沿兒上有遮陽棚可以坐下吃東西,河上飄著睡蓮和遊船。

(《什刹海》劇照,前海)

銀錠橋是白色的石橋,下雨下雪的時候路麵上很滑,常會看到騎車的人摔倒。如果說前海後海好像兩條玉帶,那銀錠橋就是中間的玉扣把前海和後海連了起來。過了橋,前海北沿兒和後海南沿兒之間有一片胡同,我和兩個妹妹,爺爺奶奶,父母、還有姑姑一家就住在這片胡同的一個小四合院裏,和莊家一樣三世同堂。電視劇的莊家也住在這片胡同裏,他家的四合院很像我兒時閨蜜小慧家住的院子,那個院子在北官房,莊家菜的飯莊在南官房。

有人說慈禧的娘家曾住在北官房,但無證可查。也有人說所謂“官房”是慈禧當年用“省下的脂粉錢“委派太監在外邊蓋的民房,意在關心民間疾苦,解決百姓住房困難的問題,好像我們今天說的經濟適用房。除了北官房,南官房、附近還有東官房。

六十年代我還小,記事以後一半的時間整托在外上幼兒園,六十年代末才回爺爺奶奶這裏上小學。我的小學在大翔鳳胡同,我們班的同學都住附近的胡同裏,前海北沿兒和北官房兩條街上的居多。每天兩次上、下學,上學的時候我們在北官房和前井胡同交集的路口集合,我是後海一路的路隊長,集合好了排兩行喊著口號或唱著歌走,一路行進十來分鍾到學校。

七十年代中我們一個小學的都分片兒錄取到當地的四十中,個別人轉去了附近的北海中學和十三中。這幾個學校那時的名聲都不怎麽樣,有道是:“臭北海,爛四十,小偷流氓十三中”。後來十三中成了區重點中學,四十中現在沒有了,不知道北海中學還在不在。

從我家去四十中要從胡同穿到前海北沿,然後左拐到現在荷花市場後麵的那條街,也就是當年的什刹海體校和郭沫若故居所在地,從那條街走到北海公園後門,學校在北海後門西側。從我家溜達到學校要20多分鍾,也是每天兩次,直到高中考上重點中學才離開。

從小學到初中畢業的十年,前海、後海和銀錠橋邊上的這幾條胡同就是我和鄰裏間的小蜘蛛們生活的網絡。春天追逐著柳絮,夏天頂著驕陽,秋天踏著落葉,冬天冒著風雪;冰封河水又解凍,楊柳變綠又變黃,我和胡同裏的發小們在河沿兒和那幾條胡同間蹦蹦跳跳、穿來穿去,喝著什刹海的風一天天長大。

《什刹海》電視劇中沒有著墨於今日小孩子的生活,渲染更多的是那一帶的夜生活。在我的記憶裏,什刹海的夜特別黑,沒有燈紅酒綠,河沿兒也沒有路燈。胡同裏的路燈光線稀疏暗淡,女孩子家晚上是絕對不敢自己出門的,更不要說去什麽酒吧,根本沒影兒的事兒。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