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疫情下的壞心情和沒落的顏值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20-04-25 06:08:38

禁足隔離說好聽些可叫閉關休閑,然而沒有閉關的休閑是自由的,閉關以後卻大不同。

自3月14日澳洲政府全國抗疫宣言發布至今一月有餘,除了家裏那位以外沒有見過任何一個朋友,隻在網上通通話。每天可以做的事雖然不少,但單調很多,而且不可避免地周而複始。

有道是,世界可以無聊,但你不能無趣。事實是,再有趣的人每天活在自己的情緒裏,久而久之也會覺得索然無味,何況是活在負麵的情緒裏。

周五約了幾個女友上zoom下午茶,上來不知是誰先問了一句:這周過的好嗎?年齡最小的安慈馬上就把臉貼上鏡頭:看看我的臉就知道我的心情如何了。。。我們另外的四個人湊上鏡頭,仔細端詳了一番她大大的黑眼睛下麵一串紅得發紫,嫩得出水的痘痘,都不約而同一笑:好吧,你可以不用說,都寫在臉上了。然後大家紛紛吐槽:

敏兒:無聊給我挫折感

不消說人類對冠肺至今束手無策,不消說因冠肺丟了工作,不消說家裏憋瘋了的小孩子鬧個不停,自己無所事適本身就夠有挫折感的。

作為一個普通公民,我們可以作出的最大犧牲無外乎閉戶禁足,管好自己。不能對疫情有更多的貢獻,也不能幫助生病的朋友,這是不是很無奈?

難怪很多人想念回去工作的日子,不能不說以前忙於工作,偶而經曆一次唐寅那種“酒醉隻在花前坐,酒醒還來花下眠“的意境很是享受,然而天天如此,在我的眼裏便與行屍走肉無異,無法克服自己的無聊情緒恐怕是我最大的挫折感。。。

曉曉:擔心與恐懼是最大的夢靨

我們是沒有趕上過戰爭的一代人,突然每天聽到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同一個原因死去,你會不會覺得心驚肉跳?

當武漢疫情開始,我們擔心國人,家人;後來疫情到了自己的城市,又擔心自己和友人;等到隔離禁足,我們開始擔心工作,生計,房貸;國家發放了救濟,又開始擔心國債難當;現在疫情好轉,複工在望,擔心的是瘟疫再次蔓延怎麽辦?

更可怕的是對未知的擔心。都說世界將麵臨二戰大蕭條以來最大的一次經濟衰退,什麽意思?對世界,對國家,對我們自己這到底意味著什麽?你們不覺得恐懼嗎?

微微:不知該遺憾還是慶幸?

我們今年本來打算五月去南非,九月去新加裏多尼亞駕帆船遊海,如此這般的計劃如今都泡湯了。如果我說我覺得非常遺憾和失望,那麽想到為此放棄了婚禮,甚至不能參加自己親人的葬禮的人又覺得自己太矯情。畢竟我的遺憾以後還是可以滿足的 ,而有一些則成為永遠的遺憾了。

可是又一想,既便這樣,在那些因為冠肺失去的生命麵前,我們所有的幸存者是否都該感到慶幸呢?

我:憤怒!還有麻木。。。

我知道這個時候憤怒大概是最正常的情緒了。澳洲電視台最近幾期問與答節目上全是憤怒的聲討:

  • 為什麽政府沒有早一個星期鎖國?
  • 為什麽政府會讓那艘帶有病毒人群的紅寶石公主號遊輪靠岸?
  • 為什麽政府一方麵要公眾禁足,一方麵還要學校開學?
  • 為什麽救濟款沒有幫助到我們來澳洲打工的外國人?

我覺得澳洲已經控製得很好了,政府放發大筆救濟款,目前每天感染人數隻有十幾個。。。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人們停止憤怒。

把憤怒發泄到政府頭上算是好的,更有甚者把憤怒轉嫁到我們華人身上,最近太多華人遭到鄰居的語言和行為暴力,有的亞裔留學生在街上被公開侮辱毆打。

當然也有人遷怒於自己家人,據說,家庭暴力在隔離期間上升了75%。。。

幾天前,自家附近的高速路口兩輛警車在攔截一輛超速駕駛的保時捷時,被另一個吸毒的卡車司機衝撞,四位警官當場死亡。這件事把我的情緒帶到了憤怒的頂端---為什麽死的不是那些瘋子?

不過憤怒總比麻木要好些。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很麻木,雖說你不可能一天到晚地擔心,憤怒,需要麻木來平衡。但是如果聽到世界上感染的人數已經超過250萬,死亡幾十萬,卻好像聽到的隻是一個數字,這種麻木豈不是太殘忍?我覺得非常自責。。。

It’s normal to feel terrified,angry。。。or numb, or whatever...安慈突然插進來打斷了我。她是心理學老師,剛才一直看她關注著鏡頭上自己的臉,本來以為她沒有在聽,她說:在這個特定的時期,感覺恐懼、憤怒是最正常的情緒!不僅這些,你們說的所有情緒都是正常的!

非常時期呀,姐妹兒!人的需求與平日不同,你們說的都是非常時期的正常情緒,重要的是接受和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相互理解,相互關心。。。最重要的,不要忘記我們還有彼此,還有全世界的人同舟共濟。。。

說到這裏,她調皮地一轉話鋒:如果你們這時候能同情一下我瞬間沒落的顏值,就是最富有同情心的事。。。還有,我太想念你們的擁抱了。說完她自己哈哈大笑。。。

不能不說,吐槽是女人調試心情最好的辦法,這個周末我心情大好!

周六來到海邊度假屋,乘天氣好出去走走,眼中看到的竟是範仲淹的詞句:“碧雲天,黃花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