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電影,永恒的主題,不變的人生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19-02-17 03:45:02

整個夏天的周末我和AL都跑去漁村裝修房子。說是“都去”裝修房子,我的角色實際上隻是啦啦隊,所以在那邊有較多的閑暇。散步,看書,寫文兒或看電視通常是我打發周末閑暇的方式。最近我發現電視上每個周六下午都會放一些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老電影,很多我都沒看過。前一陣子放的都是西部片,這兩周看到的都是情感劇,非常好看。上周我看了兩部,一部叫 《Imitation of Life》(生活的模仿),中文翻成《春風秋雨 》,另一部叫《 Madame X 》(X夫人);這個周六我又看了一部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主演的音樂愛情片《Clambake》( 新潮沙灘)。勿容質疑,這幾部都可以在某種意義上稱為經典。

《春風秋雨》(1959)

《春風秋雨》和《X夫人》兩部電影都是由美國五六十年代的著名女星拉娜-特納主演的。

《春風秋雨》講的是四十年代末期美國一位單身母親羅拉(Lana Turner飾),懷著想當演員的夢想,帶著幼小的女兒蘇西來到紐約;她們在海邊偶遇另一對無家可歸的母女,黑人母親安妮和她年齡與蘇西相仿的黑白混血女兒薩拉。兩個母親惺惺相惜,住到一起,成為後來十幾年相濡以沫的好友。羅拉在外麵追求演藝事業,安妮承擔了所有家務並照顧兩個孩子。羅拉在追求事業的道路上荊棘坎坷,但她不畏權勢,不肯犧牲色相,堅信自己的才華,寧願放棄安逸的的愛情,也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她的天分與執著最終為她贏得一方舞台,成為喜劇皇後。到1958年,她已是在紐約擁有豪宅的著名百老匯名星。

安妮一路照料著羅拉和孩子們,自己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兩個女孩子逐漸長大,蘇西是個單純的女子,無意中愛上了自己母親的情人史蒂文。史蒂文當年也是個沒有固定職業的攝影師,在羅拉最困難的時候向她求婚,願意與她同舟共濟。盡管羅拉也愛史蒂文,但是不願放棄自己剛剛得到的事業機會而廝守在史蒂文身邊。光陰荏苒,當兩人再度相遇時,兩個女孩子已經長大,史蒂文不改初衷,幫助羅拉照顧她的孩子,導致蘇西因錯覺產生虐戀。好在被安妮發現,蘇西最終為母親放棄了這段情感。

安妮女兒薩拉的命運相對就比較坎坷,因為她有一半白人血統,所以從小就不想別人知道自己有黑人母親。她厭惡黑人玩具娃娃,不要母親去學校給她送飯,長大後因為對白人男孩隱瞞自己的黑人身份而遭遺棄,遷怒於母親安妮,離家出走,成為夜總會舞女,為此錯過了與母親的臨終告別。電影的最後,安妮去世,載著安妮棺木的靈車緩行長街,薩拉推開人群悲慟欲絕地撲上靈柩,呼喚著母親,悔恨交加,催人淚下。

《X夫人》(1966)

《X夫人》是特納1966年的電影。講一個美麗的平民女子郝麗嫁給心愛的名門之子,外交官,政客克萊頓。雖然受到丈夫寵愛,但是一直不被婆婆看好。生過兒子以後,克萊頓常年駐外,孤獨的她受到另一個追求者的誘惑。婆婆借機設計了一樁郝麗殺人畏罪失蹤的事故,迫使郝麗為了對兒子和丈夫的愛而承擔後果,從此人間蒸發,流落他鄉,淪為娼妓。二十多年後,在一次偶然中她的身世被一個同居的流氓發現,威脅要將她的過去公諸於眾,出於不得已,這次她真的殺了人。在法庭上,她驚詫地發現那位有正義感,秉公執法,堅信她犯罪是出於難言之隱的辯護律師竟是自己離散多年的兒子。為了維護前夫和兒子的地位和顏麵,她拒絕在法庭上說出真名,隻稱自己是X夫人,一意求死。其實,幾十年的遭際,她早已病入膏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她的前夫認出了她,並把她的身份告訴了兒子。 病塌邊,兒子抱著奄奄一息的母親,呼喚著在心裏叫了二十年的“媽媽”,“X夫人”死而無憾。

《新潮沙灘》(1967)

《Clambake新潮沙灘》是1967年貓王埃爾維斯主演的音樂片。男主思格特是石油大亨的兒子,他故意跟邁阿密海灘的滑水教練湯姆對調身份,因為他要找到一個愛他本人而非愛他財富的女孩。不料他一來就愛上了暑期專門來邁阿密海灘 “找富二代” 的挖金女郎戴安,為了贏的她的芳心,男主花了一個夏天修複一條破舊的賽艇去參加每年一度的邁阿密快艇角逐賽。他最終贏得了比賽,也讓戴安接受了他做為一個普通男孩的愛情,願意和他一起通過勞動建造二人世界。當他最後 坦白他的家族實際上擁有戴安眼前看到的一切-跑車,油田,輪船-時,戴安驚到昏闕。。。

這三部電影的藝術價值參差不一,論故事情節,人物塑造和表演,《新潮沙灘》遠遠不如拉娜-特納的兩部電影立意深刻,形象生動,表演精湛。但是貓王的音樂卻是膾炙人口的經典, 裏麵的12首歌都廣為流傳。

“生,死,愛”是文學永恒的主題,也是這三部電影的經典意義所在。曆經半個多世紀,影片的故事,演員的表演及音樂仍然令人心悸和感動。但是與此同時,我發現詮釋所謂永恒主題的故事卻改變無多。僅看這幾部電影故事的聚焦點,涵蓋的社會問題就可略知:

  • 《春風秋雨》的焦點包括單身女人的生活與事業不能兩全的現實,女性事業和愛情的矛盾,職場對女性的性歧視霸淩,種族自卑與歧視;
  • 《X夫人》的社會意義在於反映了美國社會兩極分化,婚姻的門當戶對,家長對子女婚姻的幹預,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法律對窮人的歧視等等;
  • 《新潮沙灘》聚焦於年輕人的婚姻價值觀,平民女子向往榮華富貴,夢想嫁入豪門,真情實意無力PK香車豪服的上流社會誘惑,以此抨擊嫌貧愛富,以貌取人的社會風氣,鼓勵年輕人追求內心的感受。

或許這些年來電影的製作技術先進了很多,或許演員的表演和表現力更豐富多彩,或許電影藝術在世界上更普及普遍,可是這些美國五六十年代的話題,在今天看來又有哪一個是過時的呢?任意一題都在當今的電影和文學藝術中隨處可見。由此說來,這許多年裏,人類社會意識形態到底前行了多少?進步了多少?改變了多少呢?

  • 1959年一個要成為明星的普通女性對要淩霸她的經紀人說:“不,我不會出賣自己,我要走自己的路”;60年後的今天,演藝界的女星仍在” 米兔 “中掙紮;
  • 1966年,X夫人飽受門第歧視之苦,而“門當戶對”這個主題恰恰去年又在《Crazy Rich Asian》這部熱門電影中再次得到詮釋;
  • 再說當今中國,一代新貴崛起,物欲橫流,所謂白富美嫁高富帥的文學影視作品常常霸屏。1967年貓王唱到:“我可以想見你像女王一樣坐擁一切,但是沒有愛情”。而今卻有更多的女孩子夢想過那種:流著眼淚清點財富的生活。

到底是我們的世界變化太快?還是我們的生活不過就是一部永恒的Imitation of Life(生活的模仿)?

附:A house has everything (by Elvis Presley)

I can see you now living like a queen
In a house that has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t love
Crystal chandeliers, chauffeured limousines
Yes, you'll really have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t love

I see diamonds, sables, sapphires and pearls
And as the picture clears
Poor little rich girl sitting all alone
Counting her treasures in tears
Better just a shack where two people care
Than a house that has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t love

I see diamonds, sables, sapphires and pearlsu
And as the picture clears
Poor little rich girl sitting all alone
Counting her treasures in tears
Better just a shack where two people care
Than a house that has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t love
Than a house that has everything, everything but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