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血遊記第三篇:斯德哥爾摩有個蘇醒的女神
文章來源: 黑貝王妃2018-09-11 03:24:35

圖1. 美麗的斯德哥爾摩

我們在斯德哥爾摩隻住了一晚,頭一天的傍晚到, 第二天下午就離開了,匆匆太匆匆!回想起來,除了到達那天晚上,我們享受了在女王島上精致的老巷子裏雨中散步的愜意,還有第二天一早被金色殿堂裏的一千八百萬金色馬賽克晃瞎了眼睛以外,另一個記憶就是瓦薩博物館了。

訪問瓦薩對我來說純屬偶然,那是不在行程上的一個加費項目,團裏隻有不多的人去。AL事先把我們倆人都簽下了,我一向喜歡看博物館,想象這瓦薩一定是個宮殿一樣的地方。到了大門口卻看到一棟不大起眼的現代建築,棕色大屋頂,不算高也不算美,於是問AL,這到底是個什麽博物館,他隨口說,裏麵有一條沉船。“什麽?你叫我花錢來看沉船?不沉的我都沒興趣”! 我後悔跟了來,一邊嘟囔著一邊不情願地走進去。

剛從明媚的陽光下走進博物館,裏麵黑糊糊的什麽都看不清。眼睛稍作適應,竟被眼前的龐然大物嚇了一跳,定睛一看才看到一條巨大的古船停在博物館裏,女神般昂首挺胸,氣勢如虹。“哇哦”我不禁驚叫一聲:“好神氣的船啊”!原來這就是瓦薩號(VASA),一艘神氣而又神奇的沉船。

瓦薩號是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1626年授權重金打造的一艘展示國威的軍艦,長69米,寬11.7米,高52。5米,規模和配備為世界頂級。外觀精美絕倫,可是設計上卻有嚴重的結構缺陷,當時國王急於要她加入波羅的海戰隊備戰,瓦薩號無奈於1628年8月10日姍姍啟航。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可惜這艘花了兩年時間,耗資2.25億瑞典幣建造的瓦薩號,卻隻揚帆航行了不到一海裏就開始進水,之後迅速沉沒,從此沉睡海底333年。同時藏身大海的還有未能逃脫的50名水手船員,64坐大炮,數以千計的精美雕刻和藝術品。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有人才在斯德哥爾摩港附近找到了瓦薩號沉船的位置,1961年4月24日,在舉世矚目之下,瓦薩號龐大的船軀被幾近完整地打撈上岸。瓦薩博物館是1987年建的,幾十年來瓦薩號一直在修複中,現在我看到的這艘船已基本完成,其中98%使用的是原始殘骸。

瓦薩號因是國王欽點的項目,意在弘揚瑞典國威,內裝極盡奢華,船體用的主要是橡木,耐水耐腐蝕。博物館一共六層,每層可以從各不同角度審度這個美麗的女神。她的船頭好像突出的鱷魚嘴頂著一頭金獅,船尾雕著代表瑞典王國的徽章。船身四周有聖像、勇士、猛獸裝飾的炮眼,從館中一座1比1000的彩色模型上可以看到瓦薩號當年的富麗堂皇。另外博物館還展示了打撈上來的衣物、兵器、大炮、工具、硬幣、餐具、食物、飲料,這些物品和船隻本身都如實地記錄了瑞典17世紀早期的海戰規模,造船技術以及日常生活。館中還有一個數碼分析展示廳,考古學家利用現代電腦科技為在船骸上發現的15俱骷髏做了還原,使那些當年在船上做工的船員,做飯的廚娘活生生地出現在電腦屏幕中,把他們放到船上,好像這條船,這個美麗的海上女神真的蘇醒了!

出乎我自己的預料,我竟完全地臣服於曆史和人類所呈現的這個神奇的景象。在遊覽博物館裏之前,導遊讓我們看了一部有關的紀錄片,這個片子最後的畫外音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裏:如果瓦薩號當年沒有沉沒,這艘戰艦可能讓瑞典所向披靡,那麽瑞典可能會始終沉溺於戰爭;如果瓦薩號沒有沉沒,那麽我們後人就無法看到眼前的這個輝煌。。。禍兮?福兮?

如今的 瑞典已經享受了200年的和平,有人說:如果真有上帝存在,我想求上帝讓我出生在瑞典;如果上帝真的愛我,我想求上帝讓我在瑞典死去。。。我想說如果我對死的方式可以選擇,我會坐上一艘像瓦薩號那樣精美的船沉入海底,幾百年後再回到人間講今天的故事。

圖2. 瓦薩號模型

圖3. 瓦薩號船體

圖4. 瓦薩號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