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軍在鞏縣(1) 三十八軍
文章來源: 大洋彼岸洋插隊2017-12-16 08:04:53

 

  三十八軍在鞏縣

   白繼周

 

     鞏縣今名鞏義市,位於黃河中遊河南省的西部,在古都洛陽與當今省會綠城鄭州之正中。它東有虎牢關扼守,西有黑石關、軒轅關盤踞,南依嵩山千峰百壑,北臨黃河萬裏流川,以“山河四塞,鞏固不拔”而得名。古時,羿射九日、嫦娥奔月為這裏添彩;今天,撤縣建市、全國百強為這裏爭輝。史有“東都鎖鑰”、“河洛咽喉”之稱,曆代為兵家必爭之地。20世紀40年代,日寇曾在這裏燒殺淫掠,八路軍豫西抗日支隊也在此屢建奇功,原國民黨第三十八軍曾兩次駐防這裏,素裹丹心鬧革命。

 

                                  1.    三十八軍

 

   原國民革命第三十八軍,是西北抗日名將楊虎城領導的具有反帝、反封建革命傳統的部隊,屬國民革命第十七路軍。這支部隊1927年參加過北伐,1936年參與了“西安事變”,為促成抗日統一戰線做出過傑出貢獻。楊虎城出國後,它歸屬孫蔚如領導,番號為“第四集團軍”。“七·七”事變後,他首先在陝西三原誓師,於7月15日開赴河北保定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在井陘、娘子關、雪花山等重要戰役中重創日軍。又在山西磧口接受八路軍整訓,經中國共產黨的協助,厲行“禁嫖、禁賭、禁吸(大煙)”的“三大禁令”及“自我教育、自覺紀律、經濟公開、人事公開”等“四大口號”的新作風,部隊於是麵貌一新。隨即開赴晉東南,在彭德懷將軍的指揮下,和八路軍並肩對日作戰。1938年夏,部隊調中條山。次年春,根據山西省委指示,在這支部隊中建立中國共產黨三十八軍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此後,部隊在工委的協助下,先後參加了“3·29”、“6·6”、“4·17”等重要戰役,以血肉之軀,顯示了軍威,顯示了國威,顯示了中國人民驅逐日寇的鋼鐵意誌。1940年秋,又配合了“百團大戰”。在中條山的兩年多時間內,和兄弟部隊一起打退了日寇的11次進攻和掃蕩,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連國民黨政府軍第一戰區司令衛立煌也稱其為中條山的“鐵柱子”。

 

   他們的軍歌這樣唱:
       三十八軍,三十八軍, 我們是鐵的三十八軍。 
       在雪花山上,血花染紅了我們的刀槍,

   在乏驢嶺上,日軍的屍體塞滿了戰場,
       井陘車站奪大炮,高平關外截車輛,
       磧口整軍振旗鼓,茅津幹訓威名揚。
       這是神聖的戰爭!這是光榮的戰爭!
       最後定把日寇徹底埋葬!

 

  1940年到1946年,三十八軍先後兩次駐防鞏縣,創下了堅守河防、抗擊日寇、賑災救民、揮師起義等光輝業績,給鞏縣人民留下了“鋼鐵之師”、“仁義之師”的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