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前的思考(1)行不行都得接受
文章來源: 媽媽的故事2018-12-23 09:04:24

機器人來到之前,行不行你都得接受,行不行你都得承受。。。

現在的人生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是所謂的行不行你都得接受。行不行你都得承受。

年紀越大,越懂得,人生就是慢慢的失去和錯過。失去精力,失去闖勁,失去激情,失去健康,失去記憶,失去時間,最後失去親人,失去家庭,失去興趣,剩下的就是活著,活在過去,活在回憶中,老年癡呆的話,活在甚至什麽都不知道的境界裏。但是即使就是到了那種時候,還是活著最重要。現在我有點相信“人類是基因的載體”一說了。。。
讀過一本書,說我們的身體和器官就像一個大機器,是一個盒子,承載基因的繁衍。如此簡單如此直接,如果隻是這樣想,也是如此無聊,如是而已。。。

想到當好多好多事情都可以由機器人承擔的時候,親情的要求應該是降低了,孤獨感也許會因為有事事替人著想的機器人而不存在了。生兒育女傳承基因的需要也沒有那那麽急迫,生兒育女甚至都不需要10月懷胎,隻要到實驗室定購一個就行了。還可以指定要什麽樣的眼睛鼻子嘴巴,什麽樣的眼睛和頭發的顏色,什麽樣的脾氣,什麽樣的身高,可以剔除不良基因,那個實驗室做出來的小孩還可以永生。。。

養育小孩子的苦和累也沒有了,都有機器人搞定,回家隻要抱著小孩子玩兒一會兒就可以各走各道各做各的。那樣的時候自由自在是如此的容易達到。那麽人的感情,愛情,七情六欲,會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當需要和被需要,都不需要了,不需要別人,也不需要激情了,活著還有什麽意義,會是什麽樣的社會,會有什麽樣的人生?

也許,隻有到那樣的社會,才有真正的人生,才可以說完全為自己而活。。。

不知道那樣的活法,那樣的生命是不是很沒有勁,或者恰恰相反,會更有勁頭。。。

不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人類繁衍至今,所有的事情是以曆史的發展和經曆來界定的,人類對於未來未知的東西可以想象但是沒有在基因上作出那樣的記錄和表征。至今為止,所有的情緒和喜怒哀樂都是經曆了才有經驗,才有記憶和感悟。。。

現在提倡過自己的人生,尊重個人,自由自在,說這個就是社會進步。是不是呢?現在很多報道說人情冷漠,大家隻好又紛紛寄情於山水之間。不過人類還是要有朋友,所以現在還是一群一群的人玩,哪怕在家裏,網上也要邀約幾個一起去打怪。。。

是個人就有情感的需求,至少現在還有這樣的需求,今後的事情,沒有經曆,還不知道。。。

會不會今後什麽都有了,人類無需像現在那樣為了一日三餐辛苦,不用花好多年來學習前人的知識,所謂的知識積累隻要加一塊芯片就行,或者直接加在胚胎的DNA基因上,那樣做出來的人所有的時間都可以用來玩耍。而且物質極大的豐富,不用勞動和辛苦就可以取得所需。那樣的日子,是不是我們又都變回猴子,隻不過是吃飽了的猴子,永生的猴子,可以永遠上躥下跳,寄情於山水之間玩耍的猴子。。。

。。。永遠快樂得上躥下跳,永遠快樂得嗷嗷直叫。。,

。。。那樣子是不是又變成了現在人們口中的精神病了呢。嗬嗬。。。

原諒我天馬行空的亂想,原諒我的胡說八道。。。

謝謝你的時間!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它。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 (馬太福音 6:25-26 和合本)。我是看見現在的人焦慮太多,包括我自己。所以對自己說,要順其自然,不矜不躁。生命是一個過程,一種經曆,一路慢慢的走,不要著急。。。

照片上是我在瑞典的親愛家園。能夠趕回來和我親愛的孩子們一起過聖誕節,真的是感恩所有!

 

祝親愛的你們聖誕節平安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