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沒有免費的午餐?有的!
文章來源: 媽媽的故事2018-02-26 14:36:13

天下有沒有免費的午餐?回答是:有的,而且,。。。我還吃過。。。

 

上個世紀90年代,第一次到國外,那個時候中國和西方的工資差距不是1020倍,而是超過100倍。。。

 

出國前的那個時候,我在國內的月工資才幾十大元。來的雖然是瑞典,拿的卻是世界實驗室的獎學金,總部在瑞士。按照那個時候美元的黑市匯率,每個月相當於國內的萬元戶的水平呢。本來應該感到很富有了吧,但是因為那個時候國內和西方生活的差異,前途未卜的焦慮,還有就是巨大的物價差別,反而是什麽東西都不敢買啦。特別是佐料,那個時候國內5分錢一把的香蔥,這裏要十幾塊錢一把,貴幾十倍,怎麽也買不下手啊。佐料可以不吃,但是米飯不能不吃。那個時候國內幾毛錢一斤的米,瑞典也要二十來塊錢一斤,真的是省著吃飯。所以那個時候我不是現在這種胖餛飩的模樣,那個時候我真的像一根竹竿哦。。。

 

為什麽要寫這些呢,是讓大家知道了那樣的背景,好理解當年我們那種歡欣鼓舞去吃免費午餐的心情。。。

 

 

瑞典每年幾大節日教會都要布施,給窮人免費的午餐。當年剛剛出來到瑞典的一個十來萬人的小城市。那個時候國內出來的人不多,出來讀書的幾乎都是靠獎學金支撐的窮留學生,城市小,留學生少,大家互相都認識。那個年代也還沒有人買得起手機。所有的信息幾乎都是口口相傳。記憶深刻的是剛剛到瑞典那一年的聖誕節前,被告知大教堂有不要錢的午餐,所有的人,不信教的也可以去吃。那個時候大家都還沒有孩子,聽到這個消息,興奮得很。我們56個親近的朋友一起,騎著那些叮叮當當亂響的破自行車,前往那個大教堂。到了大教堂後,發現裏麵沒有飯菜的香味兒。倒是因為聖誕節要做大禮拜的原因,鮮花比平時多了許多。當然也不好問免費的午餐在哪裏。悻悻的走出教堂,發現有群人往教堂邊上的小路去,那邊有一排房子,好像有人排隊呢。我們交頭接耳一番,說跟著去看看吧。到了那裏,看見前麵的人進去了,我們也趕緊跟著進到房子裏,的確,那裏麵有幾個圍著圍裙的老太太在擺桌子。看見我們,很親切的說聖誕快樂,歡迎歡迎”。一個長條桌上有瑞典肉丸,王子小香腸,醃好的三文魚,奶酪烤土豆絲,煮好的青花菜,等等。。還有新烤出來的麵包,也有大塊的黃油放在麵包邊上。看見我們前麵的人一人拿了一個紙盤子,去到那個長桌子前麵,我們也跟著拿了盤子,跟著走到那些慈祥的老奶奶前麵,她們給每個人舀菜,問夠不夠,還要不要多幾個肉丸之類的,然後我們也學著前麵的人,切一塊新烤好的麵包,抹點黃油在麵包上麵,大家再找一張空桌子坐在一起,高高興興的吃起來。吃著吃著,環顧四周,才發現幾乎都是老年人,其他國家的人也不多。我們這一桌是最年輕的。而且我們全部都是亞洲麵孔,和別人很不一樣呢。現在想起來覺得當時應該有點尷尬吧,其實當時並沒有想那麽多,覺得免費的午餐大家都可以吃,為什麽不吃呢。那個時候的確是窮人的心態,能夠節約一點就節約一點兒。那一頓飯節約出來的錢寄回國內可以當爸爸媽媽和妹妹們半個月的菜金呢。。。

 

時光如流水,一晃20多年過去了。靠著這些年的不停的辛苦和幸運之神的眷顧,當年所有的窮留學生朋友們都過上了今天所謂有車有房,衣食無憂的中產階級的生活,不過每每看到流浪的人,看到窮人,我覺得能夠理解他們。因為當年我們到西方的的時候,也是那麽一窮二白的過來的啊。。。

 

其實要是有辦法,沒有人願意去吃免費的午餐。人都是有尊嚴的。吃嗟來之食,並不是件快樂的事情。就像乞丐的兒女,一旦有多一點錢了,就不會再願意去當乞丐了。。。

 

天下的確有免費的午餐,但是不是天天都有,所以人們必須去勞動去掙每一天的飯錢。不過換一句話說,如果能夠給需要的人一頓免費的午餐,何樂而不為呢。國內貧困山區的小朋友,也有政府和愛心人士幫助提供免費的午餐,時代真的是進步了。。

 

 

還是要感激國內這些年的高速發展,20多年前完全不可能想象有今天,現在國內好多小孩子都可以自己帶著錢出來自費讀書,他們是不會去吃那樣免費的午餐的了。

對於媽媽我而言,吃過那樣一次免費的午餐後,也沒有興趣再去吃了。因為我可以在自己家裏悄悄的大吃特吃。。。

看官知道我的銀子現在都存在哪裏了嗎?。。。全部都變成沉甸甸的餛飩了。不好意思,我現在就是那個胖胖的餛飩。。。不要笑我哦。。。

 

謝謝您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