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3)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文章來源: 30畝地2018-02-07 06:45:04

(063)
標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作者:張又普

本文所述內容都是我親自做的社會采訪,不是從哪篇文獻中援引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引起眾看官們更多的討論,如果認為我說的曆史事件與事實不符,也歡迎懷疑和批評。同時更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夠引起大家對偏遠省份新疆的關注。

按照中國的行政區劃,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五省區為西北地區。我生長在該地區最東邊的陝西,與最西邊的新疆相隔甚遠,從來沒有去過一次,以前也不太了解新疆。

定居芝加哥之後,稀少的中國人很自然地就聚集到了一起,大家自發地組織了一個名為《西北同鄉會》的朋友會,每年聚餐一兩次,由此使我認識了十幾位來自新疆的朋友,並從他們的嘴裏知道了一些新疆的故事。這些朋友全都是漢族人,幾乎都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第二代。

2005年,芝加哥地區的報紙刊登了一篇我的一位新疆朋友的文章,大意是說,1970年代初期,他中學畢業時作為返鄉青年,回到了父母所在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始在烏魯木齊西北方向的石河子軍墾農場務農。他們負責的農作物是罌粟,他們大規模地種植罌粟,提煉鴉片,再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押送到香港一帶,轉往世界各地銷售。

此語使我大為震驚,我很早就聽說在井岡山、瑞金、南泥灣種植鴉片,但從來沒聽說1950年之後竟然在新疆大規模地種植鴉片。在此後的一次朋友聚會中,我專門采訪了作者本人,他對我說,文中所述全是事實,他本人親手種植過罌粟。此後,我又有計劃地采訪了四、五位來自新疆的朋友,他們全都異口同聲地對我說,文中所述全都是事實,他們全都親手種植過罌粟。他們還對我說,自從195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以來,罌粟就一直是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是兵團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正是持續了五十多年的毒品生產、銷售所創造出來的巨大利潤和財富,才使得新疆有了:"邊疆賽江南"的美譽。建設兵團是半軍事組織,軍法如山,若犯泄露國家軍事機密罪,後果不堪設想。他們來到美國,加入美國國籍之後,才有勇氣將真實情況公開發表在美國的報紙上。

在我的追問下,他們還對我說,90年代以後,改革開放的風潮從沿海吹到了新疆,市場經濟和多種經營方式極大地改變了新疆的經濟結構。此後,毒品交易的財富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再加上國際輿論的譴責和毒品交易給中國本身帶來的災難,罌粟的種植麵積逐年減小。從21世紀初開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不再從事與毒品有關的生產和銷售,石河子農場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的毒品生產貿易劃上了終止符。

後記1: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創始人和南泥灣生產的領導人都是同一位人物,那就是著名的王震將軍。
後記2:中國內地唯一合法罌粟種植基地位於:http://yingsu.baike.com/article-301928.html
後記3:一位國內網友閱讀完本文後對我說,他在黑龍江軍墾農場工作數載,專門種植和生產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