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戀症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文章來源: 另類思考者2017-11-29 22:45:31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是一種人格障礙,其中存在一種長期的反常行為模式,其特點是誇大自重,過分需要欽佩,對別人的感受缺乏了解。受其影響的人們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思考如何取得權力或成功,或者考慮到他們的外表。他們經常利用周圍的人。行為通常始於成年早期,並發生在各種情況下。

自戀人格障礙的原因不明。

治療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由於患有這種疾病的人經常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所以治療往往很困難。大約百分之一的人被認為在他們一生中的某個時候受到了影響。1925年,羅伯特·韋爾德(Robert Waelder)首次描述了這個人格,而當時的名字在1968年開始使用。

自戀型人格障礙(NPD)的特點是持續的宏大,過分需要欽佩,以及對其他人的個人蔑視和缺乏同理心。因此,NPD的人通常表現出傲慢的行為,一種優越感,並積極尋求建立對他人的濫權和控製。自戀型人格障礙是一種不同於自信的狀態(強烈的自我意識); NPD的人通常比其他人更重視自己,他們公開地無視別人的感受和願望,並期待被視為優越,而不論其實際狀況或成就如何。此外,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通常表現出脆弱的自我(Self-concept),無法容忍批評,傾向於貶低別人以證明自己的優越性。 DSM-5表明NPD患者通常表現出下列症狀中的一些或全部,通常沒有相應的品質或成就:

  • 期望從其他人得到特別多的讚譽
  • 固定在幻想的力量,成功,智力,吸引力等
  • 自我感覺獨特,優越,並與高地位的人和機構相關聯
  • 需要不斷的被人欽佩
  • 期待有特殊待遇的特權
  • 利用他人謀取私利
  • 不願意同情別人的感受,願望和需求
  • 相信別人羨慕他們
  • 自負和傲慢的舉止

有NPD的人傾向於誇大他們的技能和成就,以及他們認為是高級人物的親密度。他們的優越感可能會導致他們壟斷談話,並在別人談論自己時變得不耐煩或鄙視。在交談過程中,他們可以有意無意地過分貶低他人,過分強調自己的成功。當他們意識到自己的言論傷害了別人時,往往會以輕蔑的態度來回應,並將其視為弱點的表現。當他們自己的自我受到真實的或被感知的批評的傷害時,他們的憤怒可能與情況不成比例,但是通常他們的行為和反應是有意識和計算的。盡管偶爾會出現不安全的情況,但他們的自我形象主要是穩定的(即過度膨脹)。

如果人們在病理上是自戀的,他們可以控製,指責,不容許別人的觀點,不了解別人的需要和他們的行為對別人的影響,並堅持讓別人看到他們所希望的被看見。自戀者使用各種策略來保護自我而犧牲他人。他們傾向於貶低,侮辱和責怪他人,他們經常以憤怒和敵意的態度回應威脅性的反饋。由於NPD個體的脆弱自我對於感知的批評或失敗過分敏感,他們容易感到羞愧,屈辱和毫無價值的感覺,而不是輕微甚至是想象中的事件。他們通常以假裝謙卑的態度掩蓋這種感受,或者把他們自己孤立在社會上,或者以憤怒,蔑視或報複的方式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