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牛娃怎樣抓住美國名牌大學的繡球--波士頓高中教育群講座實錄(一)
文章來源: yangz2021-10-25 12:25:32

第一, 我們申請大學的時候,申請材料到了什麽人手上,他們怎麽樣審閱的?

實際上美國的大學招生辦有這麽幾類人,一類是reader,就是閱讀材料的人;第二類是admission officer就是真正的AO。還有地區代表。招生辦的那些工作人員就是搞接待的、整理文件的那些人不能算是招生官。

Reader這個作用是可大可小,他們要是讓一個人上不一定容易,但是如果不入他們的法眼,讓你下來是很容易的事情。地區代表在每個不同地區和每個好高中的升學顧問都很熟悉,他們每年在各個地區不同高中召開發布會,很多信息是由他們在發布會上講出來的。例如2016年哈佛大學的Legacy政策由固定的蛋糕變成優秀錄取,就是由這些招生代表先發布,後來才在哈佛網頁上發布的。

招生辦的老師很多回顧自己的如何走上這條路的時候說,哎呀,我也就是當時正好碰上了,說是某校有個職位,我在找工作,就那麽而已。

 

所以有些人是因為機緣巧合進入了這一行,並沒有什麽特別規劃。根據入職時間,招生辦的老師大概有兩類,一類就是剛才講的,他們第一份工作是出入社會的跳板;另一方麵是從其他行業轉過來的,他比較了解自己希望從事怎樣的工作,最後比較慎重的進行轉行決定。

其實招生辦的老師有的是兼職的同學,他們很多在校期間都給學生服務中心或者招生辦打過工,比方說寢室管理員、新生聯絡員,還有很多是做學生導遊,無論晴雨,他們施展到處走的絕活兒,帶著高中學生和家長參觀。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人都講我們公司有很多美國大學的前招生官,其實這些人到底是大學招生辦的AO還是reader,還是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如果他們簡曆上不很clear的說清楚,局外人可能不一定那麽清楚。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頂尖學校招生是采取全麵考核,就是英文wholistic的方式,是要求每一個申請人要提交各種個人信息、申請文書、平時成績、標準化考試、推薦信、課外活動等各種各樣的活動,整個申請猶如撰寫一部自傳。全麵展示你的理想信念成就等各方麵心路曆程,申請人煞費苦心的撰寫個人陳述,事無巨細地描寫課外活動,絞盡腦汁回答各種刁鑽難題,然後把自己的方方麵麵,從個人生活到靈魂,赤裸裸的分享,或者說暴露在學校的招生辦眼前。

有人說,頂尖名校尋求的不是各方麵能力平衡的學生個體,而是一個均衡發展的新生群體,在眾多的合格申請人中,學校不一定遵從一個單一的定義明確的所謂最好的概念,他們追求的是平衡,是努力把各種各樣的新生招到校園裏。

大學招生的典型程序大概有這麽幾類:

第一類可以分為叫“兩頭掐”。

這兒舉杜克大學,他們正常的每年有2萬多人申請,招生過程構成首先由20多位第一讀者將所有的材料閱讀一遍,並且寫上自己的審查意見,然後交給第二道。第二道是更加專業的審查人員,包括地區代表,地區代表負責閱讀審查,篩選本地區申請材料,並且寫出審核意見,這樣加上第一讀者的話,每一個申請人的材料至少有兩個人申請和篩選。然後從這些材料當中篩選出5%-8%的最佳候選人,交給招生主任最後定奪,一般來說,如果兩個審閱者都說強烈推薦,招生辦主任往往就通過了。

第二步,是把25%-30%,就最底部的最弱的申請者提出來,作為落選者交給另外一個副主任審定,如果兩個審核者都說這個人我們不能收,那麽基本上這個人就差不多沒有下一輪的機會了。如果隻有一個人說同意,另一個人說不同意,那麽必須通過下一個步驟,由篩選委員會進行討論。

剩下來的,除了最頂尖的和最底部的那些人,其餘的就拿到篩選委員會去討論,各種篩選委員會因校而異,有的學校有教授招生辦的資深官員組成,有的學校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學生代表,這一部分學生是人數最多的。

如果出現有爭議,再參與原始的參考材料,這個工作是整個招生過程當中最困難、最複雜、最仔細、最微妙、最有挑戰性、工作量最大的一個步驟。那些閃閃發光的玉,誰都有眼力能看出來,但是所謂玉石、玉石,那些美玉是紮在頑石中的璞玉,需要招生人員在這個步驟中跳出來,漏掉一個有培養潛質的孩子比選一個平庸的學生犯的錯誤更大,選了一個庸才不過浪費了數十萬美元,漏掉一個人才有可能是學校,甚至是人類的或者社會的一大損失。

很多大學明確表示,不要那些僅能做出正確答案的學生,而是要尋找那些能夠提出好問題的學生。不要那些四平八穩的學生,要尋找那些有特點有特長的學生。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亮點或者特長的優秀生其實是差生。

第二類的招生方法可以叫做“短木板法”。

各個地區代表去閱讀各管轄區域之內的材料,這一步工作不是去挑好的,而是去過濾差的,就是把底部25%-30%的學生過濾出來。最基本的衡量方法,第一輪就是GPA。這裏的GPA大家知道是大學裏重新計算過的,在比較課程難度時,因為各個學校的GPA計算方法不一樣。

第二輪就是把剩下的70%-75%的申請材料交給第二層的審核者。通過全國性的綜合審核,這些二傳手再篩選掉20%-25%的不合格的申請者,然後把剩下差不多一半的申請材料交給招生辦的資深官員。

第二輪往往是審查標準化分數不夠的,各個大學對這一條現在變成可選項了。中國家長常常問分數是分數線是多少?其實我們看到學校的統計材料隻有前一年25%-75%的學生的中間段的分數。下一輪再由這些資深的招生辦官員再篩選,再刷掉10%漏網的不合格的人,把剩下的40%再進行討論,嚴格篩選。

第三類錄取方法,是所謂的叫“積分製”。

就是reader先閱讀材料,然後根據每一分的積分擇優選擇。前幾年網上流傳的一個帖子,叫做美國大學標準錄取公式。

這個帖題的雛形其實是2011年發表在Princeton review上麵的,有一些學校是采取這種方式。後來越傳越細化,洋洋灑灑幾十項:GPA幾分、標準化考試幾分、學校名聲幾分、個人名次幾分、legacy幾分、體育幾分、活動幾分、競賽幾分、非代表性少數民族幾分、三代貧農也就是家裏祖祖輩輩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幾分,其實事情沒有那麽複雜,事情隻要到了能夠量化,到了我們老中手裏頭,一定把它做到極致,各個大學有些東西是不能量化的,他們的招生原則是多樣化。

不管哪種招生程序,要在招生過程中笑到最後,進入心儀大學,都是要把同樣的你,用最合適的方法展示給招生官,讓他們有一種非你莫屬的感覺。當然這一切首先建立在硬件基礎之上,沒有硬件,第一輪你就會被刷掉了。從科學研究的這個角度來看,美國大學的申請我們可以從這樣的思路來考慮:

第一,是我們家的孩子想上什麽樣的大學都什麽專業?

第二是我們的孩子想去的大學需要什麽樣的條件?

第三,我們孩子現在的狀況是什麽樣的?哪些條件已經具備了?有哪些加分項,有哪些條件還不具備?那些不具備的條件,你的加分項可不可以來彌補這個短板?還有哪些短板可以在申請之前彌補?需要花多大代價多長時間?有哪些資源可以利用?

根據這些我們可以做出一個規劃,然後根據這個計劃去執行。家長要搞清楚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有多大,離達到的目標有多遠?

我們在申請大學之前先要考慮一下,在子女申請大學的職業選擇當中,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考慮:

第一,什麽是你最擅長的?每個人天賦和特長不一樣,還有的人多才多藝,有幾方麵的特長,能夠成為跨界大佬。如果能把自己的才華最大限度地貢獻社會,你的人生必將輝煌。

當然有的人天賦不是一下子就能體現出來的,大家更欣賞的是像陶哲軒那樣的少年天才,像張益唐那樣被埋沒的金子,如果沒有對素數研究的石破驚天的成果,他最大的可能歸宿就是在新罕布什爾大學數學係講師位置上終老此生。

你要從各個方麵測試自己是否擁有做你選擇的專業的有天生的才華,當然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但是有句話叫:“勤奮決定了你的下限,天賦決定了你的上限。”

第二,什麽是你真正喜歡的?

在選擇專業的時候要確認自己或者對那個領域有濃厚的興趣,有相當的激情,隻有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你的激情才能最大限度地迸發出來,點燃你人生的恐懼。隻有最熱愛的東西才能做到極致的高度,這樣你不會覺得累,最大限度為人類貢獻自己的才華。

很多學生在自己選擇的時候認為自己很喜歡的專業就是最最擅長的專業,進了大學才發現自己的真正興趣不在那兒,或者是學的東西和想學的東西不是一回事,這種情況之下提早改換專業是最明智的選擇。

統計數據表明,美國大學差不多有50%的學生是在大學期間換過專業的,職業的發展往往和當初的設計不一樣。

我們大家都知道美聯儲的前任主席格林斯潘是學音樂出身的,說一個大家不怎麽知道的,是我認識的一個Georgia的化學係教授professorFamy,他年輕時實際上曾經是美國樂壇小有名氣的樂隊演奏員,到了年近30的時候才突然對化學感興趣,一路讀到PHD,然後做了Georgia的化學係的教授。

我有一個老鄉叫做徐小平,現在大家知道他是真格基金的掌門人,其實七幾年他上大學之前,是我們本地電力局的音樂演奏員,考大學的時候七七級上了中央音樂學院。畢業之後就在北大團委搞學生音樂工作,就是那時候跟俞敏洪混到一起的。出國之後,俞敏洪把他拉回去一起搞新東方的三駕馬車,後來又從新東方出來,現在變成投資界的大佬。

第三類的選擇就是最好找工作的。

這是我們目前華人家長幫助孩子選擇專業的第一出發點。因為將來如果沒有就業市場,即使你學了屠龍記,你也沒有用武之地,也是枉然,這也是很多華人小孩學理工比例比較高的。

很多小孩華人小孩從小就開始學鋼琴,但是如果小孩告訴父母,說他將來長大了要以此為職業,你看看有幾個家長能接受得了的?能夠像李安那樣在家做了幾年奶爸又回到職場,走向巔峰的又有幾個人?有幾個家庭能夠像李安家庭背後那樣有強大的心髒?

如果小孩在某方麵有天賦和特長,但是就業情況不好,明智的做法是選一個就業機會比較多,又能發揮自己特長的交叉性專業,或者選雙專業或者主輔修專業。

就業的難易程度每年都在變,選擇的時候要有前瞻性。昨天很好的專業可能一夜之間就萎縮,甚至於沒有了,有些新興專業往往前幾年根本沒有聽說過,過幾年之後在市場上搶手的不得了。

要注意的是,有些專業不管時代怎麽變,也不是很熱門,但是它一定在蛋糕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比方說與人類健康和環境安全相關的有關專業,技術手段可能會變,但這個領域一直會在那兒。他們不是那麽熱門,但是相對來說競爭也不是那麽激烈。有些專業就業的時候非常好,但行業發展很快,到了這個職業發展的中後期,如果被裁員,很難重新找到工作。有些專業一直比較穩定,比方說大家比較關注的計算機科學和電子工程就是這兩方麵的代表。

對國內家長,如果小孩想留在美國發展,還有更高的門檻。

這一點的話對於外國學生來說更加重要,因為他們留在美國的希望與就業難易相關性更大。

美國學生假如一下子找不到工作,呆在家裏頭沒什麽問題,但是外國學生有一個身份的問題,這幾年的H1簽證是個熱門話題,在從學校畢業到拿到工作簽證期間,STEM是時間比較長的。像在商科裏頭也有STEM專業。比方說金融數學、金融工程,這個算不算,要到學校網站上去看,申請前一定要搞清楚。有些專業是與國防安全相關的敏感專業,你就是有了實習也不一定能發工作簽證,這些要在申請過程當中了解清楚。

第四類是收入最高的。

這個可能大家不用多講,但是前途,這個是前後的“前”,不一定是錢途,money那個“錢”。我曾經看到有一個微信帖貼用標題說十個最有前途,就是前後的“前”的那個前途,列出來十個畢業時收入最高的,專業前途的專業不一定是你最喜歡的,也不一定是就業前景最好的,也有可能工作環境不好。比方說,工科畢業的平均收入最高的是石油工程,但是很多位置不太好。而且大多數來說收入高的這個專業往往是競爭比較激烈的專業,同時這個職業收入也有長跑與短跑的問題。有些專業的畢業生畢業時起薪比較高,比方說很多理工科專業,有些專業是在職業中後期平均薪水比較高。

所以從以上幾個選擇角度,如果能結合在一起當然是最完美的,如果不能完美的結合,家長往往是從就業和掙錢的角度考慮的更多。

從前大家都是學醫、律師,現在是千軍萬馬學計算機。學生本人往往把自己的喜好當成特長,實際上你是不是真的有天賦?要將來在職場上檢驗。而是否是自己的最愛,如果有機會的話,要在這個行業幫小孩在高中階段找個學習機會,至少要到這些公司去看看,或者向知道的朋友了解一下,或者在網上做一些研究,這個專業將來出來是幹什麽的。

對於專業的選擇有各種觀點,但是不管怎麽樣選擇,學生將來的選擇應該達到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要自食其力,不成為社會的累贅;

第二是有所貢獻,成為某一個行業的骨幹或者某一領域的專家,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

第三,能夠推動曆史前進,成為引領我們這個時代前進的領軍人物。具體出來的話,首先要誌向高遠,也就是要aim high,再就是要有實際的行動,腳踏實地的去實現這些理想,需要try hard,需要竭盡全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當然一般的人不可能在每一個方麵都是頂尖,但是至少要在自己所喜愛的領域是最頂尖,你達到了這個高度的話,社會也以各種方式來回報你,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這樣就進入了更高的層次,就是enjoy life享受人生。

人生不是為工作而工作的,當然自己熱愛的工作本身就有樂趣,我們要創造機會使自己能夠踏上旅程,去親眼看世界,人生還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去欣賞自然和社會,去關愛家庭,回饋社會。

所以這四條就是“aim high、try hard、above all and enjoy life”。這是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就是醫學獎獲得者??(英文名),他在聖路易斯華大工作,在一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講的。

小孩有的時候做事情大人不要太阻攔,有的時候小孩後來的發展不是我們能預料到的。馬雲當年在西湖做導遊和做英語老師的時候,對他的職業發展帶來的影響,能有多大影響,誰能知道?

人才年輕時候和將來的輝煌不一定完全相稱,不是通過所謂的人生設計來實現的。在很多情況之下,尤其年輕的時候根本不知道下一步做什麽,也不能預測將來的哪一扇門,何時向你敞開,你在事業和個人生活當中將遇見什麽樣的情況,有可能是隨機的。

申請大學是人生當中重要的一步,小孩將來的人生之路要自己走,而且肯定會比我們這一代人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家長可以成為他們的導航儀,但方向盤要掌握在他們手中。

但丁說過,人生的路是漫長的,但是關鍵的路口隻有幾步,進入大學就是人生職業生涯中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以後不管他走到哪兒,她說就讀的大學都是他人生重要的人生標簽。在中文中,“出身”這個詞是用來指家庭的階級成分,工人、貧農、地主、富農、資本家。在日語當中,這個詞是指他就讀的本科大學。

像馬雲那樣逆襲人生的有,但是比例呢?更不要說比爾蓋茨、紮克伯格他們大學沒有畢業,他們炒了哈佛。敢炒哈佛的人要比普通的哈佛畢業生不知道要牛多少倍,如果你連哈佛的門都進不去,你還有資格去炒哈佛嗎?

現代社會的發展讓我們的新一代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路口越來越多,機會也就越來越多。基於以上這些考慮,再結合大學與專業的學術排名,大學的規模與風格、地理位置與生活條件等各種因素,再來考慮自己申請學校的大名單。

我的母校,南京大學有一句我很喜歡的話:“今日我以南大為榮,明日南大以我為榮”,如果你的母校能以你為榮,也就不虛度此生了。

我們孩子想去的大學需要什麽條件?

美國大學的申請比中國要複雜的多,美國大學到底有沒有潛規則?

美國大學招生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強調多樣性,不像中國是拿分數線來一刀切,所以中國家長覺得分數線是比較公平的,美國招生他有他的考量。

人生有四大舞台,家庭、學校、職場、社會或者社區。

美國大學的招生宗旨是通過學生在高中階段,在學校、家庭舞台上的表現來推測他將來在職場社會上的潛力,從而給社會提供有貢獻的人才。

曾經的學習成績是申請條件之一,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條件,而且美國大學所挑選的學生也是多種多樣的,不是一個模子澆出來的。

不同的大學要招什麽樣的人可以簡單的歸納一下:

頂尖名牌大學,也就是差不多藤校或者與之相當的頂尖學校,他需要的學生要有優異的學習成績,突出的領導力、創造力、社會奉獻精神、未來社會領袖的潛力,或者是某一領域的專家。

名牌大學差不多前30或者有的前50,需要有優秀的學習成績,一定的領導力、創造力,願意為社會出力,還有這個或者是某一領域的骨幹。一般的大學需要有不錯的學習成績,能夠完成大學學業,自食其力,願意為社會做貢獻。

美國大學的錄取看什麽呢?

基本上就是這幾類,高中階段的GPA、標準化成績、推薦信、文書、競賽獲獎、課外活動和社會服務,這些條件之間的關係是什麽樣呢?

有一個過來的家長這樣說:我覺得美國大學申請像做披薩一樣, GPA就是披薩的底,沒有底,這個topping再高檔也做不成披薩,有了好的GPA, top5%就行了,以後就可以加cheesess了。

沒有cheeses,沒有番茄醬,隻能叫做大餅,也不是披薩。

Cheesse和番茄醬就像這些標準化考試,SAT、AP加在一起就可以變成一個披薩了,就可以進一般的州立大學了,然後再加點番茄片、chicken,香腸、ham,或者比較高檔的,就可以衝刺藤校。Topping越高級,進藤的機會就越多。

各個大學和專業對自己學生的期望值不一樣,錄取的側重點也不一樣。像理工科肯定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這些要好,而Ivy League的這些學校對學生領導力、社會奉獻精神的要求就更高一些。

有些大學對GPA排名特別看重。我印象最深的像NotreDame,在它的新生統計當中,高中階段GPA的排名占了重要的位置,新生在高中裏排名前2%的在Notre Dame的新生中占的比例差不多接近一半。在高中階段,GPA排名前10%的學生在新生當中占了89%,中國考生假如不在高中階段名列前2%的話,基本上就沒什麽機會了。

首屈一指的文理學院Swarthmore,以前曾經在他的網站上寫,說全A的學生我們不一定錄取,不是全A的學生,我們肯定不收。

標準化考試成績曾經是幾個頂尖理工科大學最重要的考量點,現在operational,這一點上就比較有困難。這些大學其實各有各的邏輯,注重GPA排名的大學認為每個人都是生活在小群體當中,優秀的人應該在群體當中領先。

注重標化的學校認為各項水平不一樣,GPSA的衡量不容易一碗水端平,隻有標準化考試成績才是可信的。還有些大學提前申請錄取的機會比常規申請機會大得多,比方說Northwestern提前錄取往往在40%以上,現在因為大家都知道降到30%幾了,常規申請它是低於10%的。

還有一些學校不同國際生的比例不同大學差得很遠,比方說像UIUC,它總共招25%的國際生,其中中國學生占10%。UTAustin國際生隻有2%,中國學生占0.8%。競賽和活動是前30名乃至前50名是名校的門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