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BLM想到在美華人的政治選擇
文章來源: stonebench2020-07-09 22:47:09

從BLM運動說起:本輪運動的導火索是白警膝殺黑人。運動超出了和平抗議和案件本身,向粗細兩端延伸:粗的一端變成了暴力;細的一端變成了美國版的破四舊。

運動當前,在美華人又分裂了:有人同情,有人反對。

同情者認為(俺所了解的)黑人爭取平等的鬥爭將使華人受益。

反對者則認為(俺所了解的)黑人BLM將使華人利益受損。

兩派互不認同。

在俺看來,這樣的爭論其實沒有一個共識,是兩個角度自說自話。如果在爭論以前明確一下,我們討論的問題是什麽,就會討論得更有效率。

比如,華人的利益在哪裏?或者倒過來看,華人實現最大利益的障礙是什麽?是不能憑能力得到機會(比如子女不能上藤校),還是遭到係統性的偏見(比如事業上的天花板較低)?

明確了障礙,再分析造成這種障礙的最主要因素是什麽。不能憑能力得到機會(其他族裔更會喊)與係統性的偏見(上升空間小)表麵上看是兩個不同的因素導致的。究其根本,是一個因素:對華人的忽視甚至歧視。為啥別的族裔一鬧亞裔(華裔)就得讓步?為啥職場之中華人上升的空間要小?白人決定?黑人決定?拉丁裔決定?如果有一個力量能解釋,俺覺得這是一個合力,好像他們商量好的一樣-----這就是美國的文化。讓華人在教育機會和職場上難以舒展的因素,是同一個。

再推測一下把這兩個因素分開看的心理。認為族裔配額損害華人利益的更傾向於反對BLM,因為他們認為抬高非裔地位華裔會被擠得更慘。好像華人如果在教育上爭取到了機會,那麽職場上的空間狹小就不再是問題了。這一派華人更相信奮鬥,想用實力來對付係統性的不公。因此,他們在政治上更認同共和黨。相反的,認為華人受到係統性歧視的更認同BLM,因為BLM爭取到的平等最後也會給其他族裔分一杯羹。這一派華人看到了美國體製與文化對弱勢群體的壓抑,認為更應該追求係統的改變。因此,他們在政治上更認同民主黨。

比較兩種心理,假設這種推測大略不錯,那麽大概可以看出,華人的長遠利益所在,乃是反對係統性的不公。因為教育機會公平與個體奮鬥並沒有改變華裔在社會上與政治上的地位。實際上,即使是美生美長的華裔,說純正英文有藤校文憑依然會隻因為外貌而受到歧視。俺的意思,不是要放棄爭取公平教育機會,而是同時,從長遠考慮,要爭取一個對華裔更為公平更為友善的文化社會與政治生態。要建立這樣一個生態,當然不能隻照麵華裔,所以,更好的辦法,是所有的少數族裔都得到相同的保障。而這,需要抗爭,需要發聲。而發聲與搞爭,與其另起爐灶,不如順勢而為,支持BLM,把它引向一個所有少數族裔都受益的方向。

事實上,如果抽象一點兒,就可以看出來,BLM其實已經超出了非裔運動,成為了一個帶有抗議不公色彩的運動,而且在白人中也有廣泛的響應。因此,在這個運動中,華裔應該發出自己支持的聲音。這樣,等果實成熟了,華人也可以分享。反過來,華人如果一直站在保守的這一邊,除了可能性很低的教育公平,無論BLM運動的結果如何,華人都將無法贏得任何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