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的誤判
文章來源: stonebench2019-05-09 13:52:04

在創普宣布加征關稅之後,中國的反應是“打打談談成新常態”“要打就打要談就談”,一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樣子。

聯係中國反複絮叨的“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但俱傷,還會波及全球經濟”的老調,可以看出中國為了美國為了世界打碎牙齒和血吞的良苦用心。

遺憾,正如美國對中國的誤判一樣,中國的一係列婆婆媽媽也反映了中國對美國的誤判:創普是見血就上的商人,你示弱不但不能打動他,反而會給他你快玩完了的印象。結果就是中國越讓步美國逼的越緊,中國越表示誠意美國就越覺得還有空間。

劉隺鳥坐在創普桌前唯唯諾諾大諂其媚,更是讓美國聯想無限,覺得大DEAL馬上就會按設想實現,使談判朝著與中國預期相反的方向的發展。

其實,如果中國真的為美國好為世界好,要盡快和美國達成協議,最好的辦法就是讓美國明確地知道中國的底線。一旦碰觸底線,馬上脫離接觸。這樣,美國就會知道什麽是可以得到的,什麽是想都不要想的。而現在中的做法是,無論美國做什麽中國都可以談。給人的感覺是,1. 中國的命門已經被抓住了。2.中國還有意願讓步。

劉隺鳥根本不了解美國的思維方式,還以為給實惠講道理就可以感動創普。結果越陷越深越搞越被動。中國的主調如果是“您看咋辦您能滿意”,則一定談不出結果。因為中國已經退到底線了,中國以為已經說明了,但創普以為還有空間。如果主調換成“給您最後一次機會,如果不成則關稅上見”,反倒有機會談成。這一次不成,互稅,相恃,再啟,就談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