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永在的西班牙(15):格格不入的查理五世宮
文章來源: lily08242018-02-28 09:06:18

在充滿伊斯蘭風情的納塞瑞斯宮隔壁,矗立著對我們來說,格調再熟悉不過的歐式宮殿-查理五世宮(Palacio de Carlos V)。這座擁有西班牙銀匠風格及哥特式痕跡的建築,在阿爾罕布拉宮,這個建築和諧統一並閃爍著穆斯林文明之光的殿堂裏,顯得那麽突兀,那麽不倫不類,就像一幅絕美圖畫上的汙點,讓人扼腕歎息。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說,“不管查理五世宮氣概怎麽宏偉,建築如何精美,我們總覺得它隻是一個妄自尊大的闖入者;我帶著幾乎可以說是厭惡的感覺經過那,到那座伊斯蘭宮殿的邊門去拉門鈴。”

查理五世宮外部

查理五世宮外部

查理五世,那個運勢爆棚,從祖上繼承了歐洲廣袤土地的神聖羅馬皇帝,還算有點兒格局,沒有全部毀掉阿爾罕布拉宮。但他卻為了一己之願,以他的婚禮為由,在原有清真寺舊址上建造了一個與他的身份相稱,卻與整個阿爾罕布拉宮格調相差甚遠的舒適住所。如果查理五世宮不是在濃濃伊斯蘭風情的阿爾罕布拉宮內,它還是有獨到之處的,畢竟這是歐洲中世紀最後大帝的寢宮。

查理五世宮,由米開朗基羅的學生設計,是西班牙文藝複興時期最重要的建築。外觀跟歐洲其它奢華的宮殿無異,高端大氣上檔次,呈四方形。外牆由黃色砂岩石塊砌築,凹凸有致,造型別樣。一排巨大的銅環鑲嵌在鷹首或獅首的牆壁上,有的牆上刻著講述戰爭和愛情為主題的人麵石雕,突顯著帝國的偉岸。

宮殿內部卻不是真正的宮殿,而是羅馬式的圓形雙重庭院,分上下兩層,以32根柱子做支撐,如一個環形的鬥牛場,氣勢如虹。中間的庭院廣場因為有很好的共鳴回響,常用於音樂會和弗拉明戈舞的表演場地。查理五世宮內下層的柱廊牆上裝飾著圓形窗孔的巨大銅環,而上層柱廊的柱頭華美,窗體裝飾著歐式浮雕作品。在拿破侖占領時期,這裏被作為軍營,裏麵的物品幾乎被洗劫一空。

查理五世宮內部

查理五世宮內部

雖然查理五世希望建造一個與納塞瑞斯宮相媲美的住所,但在建造過程中卻發現無法超越伊斯蘭精美的雕刻和巧妙的內景布置,隻好無疾而終。不過,從查理五世宮斑駁的牆壁仍能看見它所經曆的滄桑。

若從查理五世宮和它的鄰居納塞瑞斯宮可以聞到曆史的氣息,那從與查理五世宮和納塞瑞斯宮遙遙相望的阿卡紮堡(Alcazaba)同樣可以看見曆史的光環。阿卡紮堡是阿爾罕布拉宮另一處重要之地,也是阿爾罕布拉宮最古老的建築,既是城堡,也是真正的軍事要塞,在古羅馬殘留要塞的基礎上擴建而成。正是因為有了固若金湯的阿卡紮堡,阿拉伯人才有底氣建造華麗精美的阿爾罕布拉宮。在阿卡紮堡,蠟燭塔是阿爾罕布拉宮最高的建築,從而成為格拉納達的象征。 據說節日的時候格拉納達的姑娘們會來蠟燭塔敲鍾,祈禱給她們一位好丈夫。

阿卡紮堡

站在這裏,不僅阿爾罕布拉宮盡在眼中,被稱為石榴之城的格拉納達也盡收眼底。美麗非凡的納塞瑞斯宮,曲徑通幽的夏宮別墅,雖華麗卻與伊斯蘭情調格格不入的查理五世宮,連同伊斯蘭的古老居所阿爾拜辛就真真正正呈現在眼前。登高之處,回望曆史,有些悲壯。華盛頓·歐文在他的《阿爾罕布拉宮》裏說,“我漸漸想到這些阿拉伯人的奇特命運,他們整個存在就像一篇講完了的故事。他們是浩浩蕩蕩的阿拉伯洪流中的浪頭,打上了歐洲的海岸”,卻又退了潮,離了岸,悄然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