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辭職引起的一組對話
文章來源: 土豆-禾苗2020-08-30 19:36:23

安倍辭職引起的一組對話

2020 年 8 月 28 日東京時間下午 5 時,安倍晉三召開記者發布會,宣布辭職。

14小時後在我微信上看到了幾位朋友的聚眾聊天:

朋友A(家住上海的一位日本人):

昨天下午央視新聞視頻客戶端稀有地實況生放送了安倍首相辭任,還開放了評論彈幕。在新聞畫麵上,一條條個人評論像一條條小蝌蚪般橫過。

這次非常非常有意思,給安倍首相高度好評價的竟然占了絕大多數,“最佳首相”,“英雄好漢”,“好領導”等正能量詞飄滿屏幕。也有一點點諷刺挖苦的留言,然後會被其他人提醒“注意素質”、“要有修養”、“別沒文化”的反駁。沒想到我們日本的首相,離任時還會得到的中國人如此大多的支持。

朋友B(家住日本的一位黑人):

今天一直在想日本的文化與政治,他們的“自律”是(現代)歐美文化中所喪失的,也是華夏文化中從未有過的。

朋友C(朋友B的台灣太太):

在日本呆長了,中華、歐美都看不上了?

朋友D(早年留日、後搬到美國的一位北京人):

是的,當初離開日本時,多多少少有一種對歐美的向往;現在,看看那些歐美政治領袖的子女如何撈金,和中國沒什麽差別;另外,在二代三代子女執政問題上,又恰恰顯示出這裏的選民“審視”也有問題,都當做選美在選領袖。比方講加拿大人選土豆當總理。

朋友A(家住上海的一位日本人):

這種自律屬於儒家嗎?

朋友B(家住日本的一位黑人):

絕對不是。真的很難用所謂“邏輯/道理”來解釋日本。所有上麵說的事情都是長期生活後內心中形成的一種“感覺”。

朋友C(朋友B的台灣太太):

或者說是日本人的“情緒”?

朋友D(早年留日、後搬到美國的一位北京人):

這幾天把夏目漱石の『こころ』(心)又聽了一遍。

朋友B(家住日本的一位黑人):

日本文化依靠“以心伝心”的理解。

朋友D(早年留日、後搬到美國的一位北京人):

對,漸漸的,把人“帶入”某種環境之中,或某種境界。

朋友A(家住上海的一位日本人):

上海這裏好像說有個問卷:疫情過去以後最想去旅行的地方:第一位日本。

朋友E(住上海的上海人):

太自律了,都有些病態了。還是歐美這樣的好,該自律自律,該放鬆放鬆,該個人主義就個人主義。說起歐美領袖撈金,讓你們說的好像日本高官不撈金似的。

朋友B(家住日本的一位黑人):

你的這個說話模式是一種形式邏輯、一種硬性的“舉例論證”。還沒明白我用的“感覺”一詞。還好我事先都鋪墊好了。日本,或許隻有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會理解她的特殊的美學。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