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止境的消費:對民國對魯迅的一點認識
文章來源: 土豆-禾苗2018-05-26 08:01:31

無止境的消費

對民國對魯迅的一點認識

80年代末,隨著李登輝的上台,台獨小火苗也開始逐漸擴大燃燒,為了示好失利的國民黨、拉攏台灣民眾,大陸對整個民國以及抗戰史做了大幅度增版修正;再加兩部電視劇《圍城》和《人間四月天》的熱播,於是乎,最近一二十年,一談到民國時期,大眾都能侃侃而談林徽因、徐誌摩、金嶽霖等的幾角情史;魯迅和梁實秋的論戰;宋家客廳出現的錢鍾書、傅雷等;還有太太的客廳更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一切如同80年代對瓊瑤言情小說一樣婦孺皆知,如饑似渴。

如今,當北大校長讀錯別字時,很多人想到了民國時期的北大校長們和他們的墨寶;當魯迅的文章被逐漸清理出中學教材時,我們又想到了民國,那時還可以讀到酣暢淋漓的文字。然而,民國時期真是一個有言論自由的時代嗎?真是一個文化精英有作為的時代嗎?

談到民國,離不了海歸。在我看來,除了50年代中蘇蜜月期,中國其他各時期的海歸始終可分為兩派:一是留學日本的,一是留學歐美的。我拎出一些大家熟知的名海歸們做個列表,比較一下他們的出國途徑、家庭經濟狀況等,並就此做出一些揣測。當然,我知道這表格遠談不上完整性與全麵性,靠這區區幾人得出的結論很可能會失之偏頗,但也可能碰巧是對的。不管怎樣,如果有人能在此基礎上再加入更多的個案進行匯總,說不定可以得出其他更可靠更有趣的結論。

從上表可以看出,去歐美留學的,家道都比較殷實,他們骨子裏很容易接納名士們的做派。他們和當今的大院子弟、官x代、富x代和紅x代等一樣屬於一個特殊的階層。獲得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的,生活更是寬裕,首先學費不是他們要擔心的,而生活費是按照歐美的生活標準來定的,所提供的費用攜帶一位家屬都綽綽有餘。

上表中徐誌摩是自費出國,因為他有這個實力。維基:“徐誌摩出生於浙江海寧一個富裕家庭,他的父親徐申如,人稱‘硤石钜子’,又是硤石商會會長,擁有一座發電廠、一間梅醬廠、一間絲綢莊,在上海還有一家小錢莊”。他是土豪之子,富二代,可以遊學了美國再去英國繼續遊,終於碰上林徽因。林徽因自是來曆不凡,她的父親林長民曾任民國國會眾議員、司法總長、外交委員等,也正因此,林可以隨父遊曆歐洲。1920年林徽因和父親乘船去歐洲,陳毅當時是赴法國勤工儉學的青年學生,也在這同一條船上。林父女坐的是頭等艙,而陳毅則是在底艙打通鋪,通鋪外還隔著鐵柵欄,那是他第一次見到了鐵柵欄外的美少女林徽因。日後陳毅見到林徽因時還提起此事,而林根本對陳沒有留下任何印象。

去日本留學的則家境一般,不得不舍遠就近,去不了歐美,隻能去日本了。而當時的日本正處於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勝利之後,留日學子在日本看到了一個東亞島國的蒸蒸日上,看到了同為黃皮膚民族的日本人無窮的可能性與希望,而相比母國中國則還是一味的積貧積弱,這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糾結心理油然而生,魯迅和鬱達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們把這種留日青年內心的苦惱、抑鬱和憤懣訴諸筆端。在我看來,這個心理情結正好是歐美留學組所沒有的。

民國的文化精英之所以很牛,這和他們在經濟上有完全的保證也緊密相關。舉個例子,魯迅當大學教授,月工資300塊大洋。當時小學教師月薪25塊;毛澤東在北大圖書館當管理員(臨時工),月薪8塊大洋;而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標準是每月兩三塊大洋。有了這樣的經濟實力,精英們完全可以過著非常優渥的中產階級以上的生活。

文學城網友cng曾問如何評價《圍城》。關於其文學性,夏誌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對它評價很高。至於為何他很少觸及苦難的社會背景?我覺得,錢不是這樣的人,他隻寫他熟悉或感興趣的人與事。其實不僅僅是錢鍾書寫《圍城》,其他文化精英們也是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選擇了不同的寫作題材與方式,如左聯和新月的對抗掐架,鴛鴦蝴蝶派的言情,還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的學者們。這些“文學作品”似乎都可以不依賴於那個亂世背景。倒是去了延安的那批土文人的創作能夠體現戰亂年代個人命運的沉浮,但又有多少人會像津津有味地談論“客廳”一樣地去談論丁玲沉重的《我在霞村的時候》呢?

換句話講,不僅僅是那些精英學者們遊離於戰火紛飛之外,選擇了世外桃源般的主題寫作;同時期以及後期的作為讀者的我們,同樣也很自然地選擇了“自我”或“潛意識”中喜好歌舞升平的閱讀模式。難道不是嗎?

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的時候,我們讀到《生活的藝術》、《雅舍小品》這樣的文字,你也許要納悶,這是怎麽了?大有“商女不知亡國恨”式的感慨。也許這就是中國文人的安身立命之道。不過,接下來我想聊聊我的另一套解釋。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勢力相對獨立,各地“勢力”/“政府”既需要人文輔佐,也需體現武夫們的寬仁之心,於是文化精英有了用武之地,文人才俊有了選擇安身之地的機會。這與春秋戰國、魏晉南北朝有相似之處。

因此民國的文人們有了一些“硬骨頭”,他們敢對權勢說不,如蔡元培、聞一多、潘光旦、劉文典等;他們也可以不拘一格賞識重用人才,那時錢鍾書數學隻考十來分,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他進清華;沈從文隻有小學學曆,卻可在西南聯大和北大任教……

當我們仔細審視民國時期的精英們,最終發現他們也並沒有擺脫為人所用的依附性。也許他們不依附於某個個體,但他們從屬於某個團體、黨派、主義,或某地政府。我一直認為,直到抗戰末期,雖然大部分人都以“中國人”自詡,但其實現代的“國家”概念還尚未在中國人心中紮根。這從租界和一般中國人聚居地的差別可見一斑,而且很多文化名流精英也常常避居租界。

想一想,為什麽抗戰“八年”這個概念能夠沿用至2017年?以前為什麽把抗戰從1937年開始起算?為什麽不從東北淪陷算起?為什麽不從割讓台灣算起?為什麽不從日本人占據朝鮮半島算起?千萬別說土豆又瘋了,土豆隻是想幫助“中國人”對“中國”有個符合邏輯的思索。

由此似乎可以推斷,那時文人們的“自由組隊”是由於當時“各地自治”的結果,一旦抗戰勝利後形成老蔣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狀態,文人們的“活躍程度”遽然下降,同樣的規律也體現在1949年內戰獲勝後形成的中央集權與文人們的關係。這也解釋了為什麽“抗戰勝利前”,也就是“大一統”形成前的民國文人是那麽地多姿多彩!

同樣這個現象還可以回答另一個問題:為什麽民國初期的留學生們會理所當然地回國,而改革開放後的大批留學生則會寧可黑在海外也不回國。因為民國初期留學生們的“回國”是指回到某所學術自由的大學,回到某軍閥管轄的地盤,他們還有對“相對獨立的地區政府”的選擇餘地,還可以挑挑揀揀去哪所大學;而80年代後的回國,是回到“大一統”的實實在在的中國,是回到一所由一個統一的黨委管控的大學!

繞了幾個彎,應該明白了吧,嗬嗬。

橫眉冷對千夫指

(豁出去了)

由民國時期海歸精英的不同表現和歸宿,聯想到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走出國門的留學者,對於這時代出走的人群,雖然也可劃分為留歐美和留日本兩大派,但更重要的是這些留洋者中有一大群體是屬於已經看透了或受夠了國內的“偉光正”,決心盡可能在國外紮根下去,能挽回自己過去的青春損失最好,如實在不行也得為孩子做個環境選擇。這時,他們的、我們的三觀在不斷否定之否定、在不斷地再形成,受留學所在國的文化影響也更深刻,其中包括政治環境、是否有移民製度、對中國人的態度等,幾乎對所有人的心理上都會或多或少留下一道傷疤或一股暖流。

至於歐美派和日本派具體有哪些差異?文學城中聚集著三大塊寫作者:絕對多數的北美華人、少量旅日華人以及歐係華人。大家的文章內容除了體現各自的興趣愛好以外,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當初出國背景的差異;更體現出當前生活狀況模式的不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反映出來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文風的張揚程度正是歐美日三板塊不同的生活道德與社會道德之體現。

最近十來天,北美一群安蘭德的門徒們看膩了豪宅美食,寫膩了影評書評,試完了剛從知名dressmaker處取回的定製晚禮服,不知在哪根筋的突然複位/錯位作用下,居然聊起了魯迅。他們一起心情澎湃地高聲朗誦道:魯迅先生說“隻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麵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念完後,大家感慨萬分地雙眸對視,還若有所思地輕聲補充道:indeed,indeed。這場景太搞笑了!如此地如此地如此地讓人“嗬嗬”……

更有趣的是,大家居然還又一次帶動了北美全民再一次地討論“如果魯迅還活著”這個話題,又一次在茶館內開了個“聊聊紫禁城內”的茶話會。

老土豆的日本同學中,文有魯迅,武有蔡鍔將軍,如果問魯迅活到解放後會怎樣、活到60年代會怎樣,那麽土豆則會再加另一個奇怪的提問:如果打響護國第一槍的蔡鍔將軍活到60年代會怎樣……

千萬別集體急刹車、集體急轉彎地回答我:曆史沒有“如果”!這個回答是一種逃避式的思索!大家以前對魯迅做的“如果”提問,隻是把毛政府於魯迅做個對立麵,而土豆提出的蔡鍔將軍的“如果”,嗬嗬,你會發現,不僅僅是政府最上層發號施令的大大們不喜歡魯迅蔡鍔,不僅僅是教育部和國防部想從教科書中剔除魯迅蔡鍔,其實幾乎所有的子民們也早就不喜歡甚至害怕魯迅害怕蔡鍔了,因為他們的歸來會打破這塊土地上所有人的寧靜生活,讓大家無法再安心續寫心靈雞湯文!

我一點也不想寫魯迅,更不想讓他“如果”活到今天。你們在談民國,你們在談魯迅,無非是一種再消費!無非是一種自認優雅的自嗨行為!想想今天那些充斥印刷品,充斥網絡的心靈雞湯文,什麽“魯迅啊,一個人如果樣樣事情都從正麵去看,他會陽光得多,快樂得多”;還有“蔡鍔啊,當我們可以用變化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事物、看人性時,一切便都變得容易理解,容易包容一些了;一些黯然失色的事情或心情便又變得明亮起來了”;總而言之,一貫的正能量,double的正能量,triple的正能量……

你們的這些心靈雞湯文已明確告訴了未來所有的讀者們:魯迅的“呐喊”無非是一個舊時代煩小寶式的磨不開。

《The Potato Eaters》

負圖請罪,將功補過,土豆獻給大家梵高名畫《The Potato Eaters》,用最明確的暗示手法表示對大家的愛與尊敬。創作背景鏈接

------------------------------------------------------------

 

讀了各位的留言,發現大家都以為我是在和文學城博主們掐架,說實在的,理解大家,因為這半年來我們走得很近,能夠感覺到“這句話這段話”在哪裏見到過,所以會直接聯係起來。這很正常,一方麵說明我們讀了很多對方的文章,一方麵也說明我們讀得有些單一了。

開博至今,我先後寫了德國啤酒純粹法500周年》、《三位女政客》、《由博客評論“現象”想到的:我們為什麽閱讀》、《中國文化精英——“士”的自我定位》、《太陽與送別:知識分子的肉文化》、《介紹一下成人影片以及色情行業(追加完畢)》、《“中興事件”與“何以救國”等,大家可以從這些文章中了解到土豆-禾苗的興趣點以及寫作風格。

其中3月8日寫的扭曲的複古-文革去真實性,留言中網友cng問起《圍城》見解,於是就動了寫一寫民國那些事的念頭,但是發現一個麻煩的問題:離現實生活越近的東西越難寫;還在繼續影響著大家思維的東西越難寫。於是對cng的回複也擱置至今。

上周大家的魯迅貼對我來講無疑是一種思想源泉,隨後我便開始動筆。起初隻想寫民國《圍城》,但寫著寫著寫到他們的心理,再繼續牽扯出“大一統”的好壞問題,然後又牽連出現代人的社會心理。文章也從一小段變為4000字,不得不分成了5大段。這就是此篇文章的來龍去脈。

我一直認為:讀一篇博文,還是隻讀文,不用去管誰寫的,或博主是男是女,以及是誰的馬甲。

任何一個網站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可能會有大量的外圍讀者。如同文學城的吵架貼會被轉到其他網站,引起另一撥人的熱議;各網站之間還有各種性質的轉貼。如果把我這篇文章放到其他的網站,讓不認識我們的讀者來讀的話,會認為我是在和誰掐架嗎?

當然會的:我是在和全體讀者的“自我潛意識”掐架,其中也包括我自己的“潛意識”。我是對社會的各種現象進行觀察和分析,借此了解個人/群體的心理和想法,了解我們是怎樣相互影響、相互牽連著的。

當傅聰彈肖邦時,有著名作家在收音機裏聽到,他非常有感慨:傅聰是真正理解肖邦的人,這裏無關民族與國家,而是超越了國界對音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