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
文章來源: 土豆-禾苗2018-01-05 06:19:53

 Day for Night

(2017年12月23日)

                     

這幾天連續發生了幾件小事,讓土豆有些心神不定,並略帶小激動。

一是收到一位文學城網友發來的悄悄話:其實我挺想看你寫以前在影視界混的事情;二是在微信朋友圈因一張照片而又連上了一位老朋友:一位接自己班的助理,(堅強能幹漂亮的北京女孩)。

關於以前從事電視廣告/紀錄片工作的經曆,土豆確實曾想寫過,但考慮到自己似乎擅長寫無厘頭的雜文,而弱於人物心理及故事,所以遲遲沒有像“懶人愛電影”那樣挪上軌道。唯一的一篇是於2016年歐洲杯時期寫的“日本同事”,並貼於開博初期。另外,還考慮到很多夥伴還在圈內,落筆要把握好分寸絕對不是一件容易事,而土豆天性中又有一股喜歡說酸話的酸氣,損人不利己的德行,很難上得了台麵。

土豆離開公司離開日本離開上海來到多倫多,最初四年還始終保留並開通著國內手機號(國際漫遊),原因是一方麵,很多行當,哪怕你不做了,還是會有人來找你;另一方麵,也為了融洽新接班的製片和老客戶之間的關係,雖然整個鋪墊工作早在土豆接到移民體檢單時就已開始,但人情世故嘛,總歸會拖個殘影。除了手機,還有MSN,QQ,甚至那個拈花惹草的“開心網”,都讓大夥兒保持著聯係。但幾年以後,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以及社交網站的更新換代,漸漸的大家失去了聯係。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土豆本身,土豆有了孩子當了爹娘,越來越紮根於北美農村了,從當初一年回去5次變成後來3-4年才回去一次。人啊,一旦長時間的不聯係,就會慢慢懶散下去,直到兩眼一抹黑。

什麽是影視製作呢?還是直接從豆瓣網站粘貼一個過來吧,1973年的法國老電影《日以作夜 La nuit américaine》(Day for Night),(土豆喜歡6/70年代的法國/意大利老片):

“日以作夜是一個電影技術術語,意思是指在白天拍攝夜景,本片講的就是一個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故事。電影《Meet Pamela》正在如火如荼的拍攝中,導演Ferrand不僅要處理電影拍攝的事情,還要忙於照顧演員們的情緒。其中就有脆弱敏感的男主角Alphonse的感情問題,還有精神受挫的女星Julie Baker。電影還要趕在約定的時間之前完成,拍攝的進展也不甚順利,一切看起來如此糟糕,《Meet Pamela》還能拍完嗎……本片精彩地以‘戲中戲’的結構展現了一部電影拍攝的過程。本片獲1974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3299/?

這部兩個小時的電影用平鋪直敘的方式展示了拍片過程的“正常模式”,這些還隻是拍片過程,還沒講述前期的各種溝通與準備,以及後期的各種煩惱。聽一段音樂吧,不知大家能否聽出其中勻稱的節奏點,聽出其中的按部就班,聽出其中的驚心動魄,聽出其中的一喜一憂,以及最後舒展奔放的成就感。

        

土豆想就以《日以作夜》作為文件夾名,一邊翻閱以前的工作日記,一邊回想,一邊抽空寫那麽一句兩段。自由地寫,不再想同以前去代理公司那樣,一板一眼地搞創意分類/比稿提案;也不再想同拍片那樣,得時時照顧幾十號人,甚至上百人的吃喝拉撒睡,還得不斷觀察氣象變化,看雲兒的飄移速度;也不想同後期剪輯那樣,必須死死地掐準30秒或者15秒,甚至5秒。

總而言之,不再排計劃、卡時間、卡預算了。

爽,舒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