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捐款者與募捐者
文章來源: 土豆-禾苗2017-11-12 08:21:25

形形色色的捐款者與募捐者

十月份開始,街頭各種募捐籌款就分外活躍起來,女兒學校也發回一箱巧克力,作為一種籌款的方式,我們得爭取把這箱巧克力賣掉,交錢給學校,學校將用籌到的款項來舉辦活動,添置書籍等。

一個周六下午,我們到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去擺攤賣巧克力,這次選的立足點是一西人超市門口。一個鞋盒子大小的紙箱裏共有30(塊/盒)巧克力,我們把箱子敞開來,女兒拿著一個招牌,上麵用彩色筆寫好單價2元,以醒目的低價格來招徠顧客。當然這個價格是統一標價,都印刷在巧克力的包裝盒上,也就是一杯普通咖啡的價格,一般人都能接受。

第一個來買的是個黑人大叔,他先是在不遠處拚命搜索他的褲袋,似乎沒有零錢,接著拿著一張5元紙幣走過來詢問是否可以找得開?還好我們都做好準備工作,第一筆買賣就這樣在不到五分鍾裏做成了。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裏,人來人往,雖說不上川流不息,但也不少。有的人遠遠地看到,眼睛在瞟著那個價格單,馬上爽快地買了。也有的人熟視無睹,一側身一仰頭就進了超市。

下麵介紹一下我們的特色顧客。一個媽媽和一個小女孩剛要進超市,看到我們後,女孩示意媽媽想買,媽媽到處翻看她提包的口袋,向我們笑笑說沒有零錢,等會再來。後來購物完畢後,這個小女孩果然來買,手裏捧著一大把硬幣,都是五分和一毛,買了一盒。

我們碰到的一個最爽快的買主是一下子買了4盒。我們還沒有來得及給她介紹不同的品種,她說自己隻要盒裝的杏仁裹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塊。看來她是學校巧克力籌款活動的老顧客,年年都買,而且買上癮了。

一個可愛的買主是個年輕小夥,他一邊掏錢,一邊舉起巧克力轉身向不遠處揮了揮,示意在停車場等著的女友,為她買了一塊。

一個最慷慨的顧客給了我們5元,但她隻要一盒巧克力。她詢問了我們是為哪個學校籌款,派什麽用場等。我要找錢給她,她說不用找了,是給學校的。她的這種姿態是比較典型的加拿大人的表現,他們已經習慣了捐款。

加拿大非盈利機構多如牛毛,不管什麽類型,從各種疾病研究機構,動物保護團體,到純屬個人的受害者援助等無所不有。我上班必經多倫多中心車站,他們經常輪流在那裏募捐,有的大聲吆喝,有的也像我們一樣安靜地站著,舉一個牌子什麽的。其中最吸引人捐款的一個是導盲犬機構, 另一個是消防隊員基金會。

導盲犬機構會帶幾條導盲犬來到車站,人們圍上去邊聽負責人員介紹情況,邊撫摸著這些導盲犬,為他們捐款;消防隊員們則身穿工作服,手托他們的黑色長靴子募捐,人們向靴子裏扔錢。

據調查,消防隊員是最受尊敬的職業之一。在這裏,隻要撥打911,在沒有詳細說明的情況下,消防車,警車和救護車都會同時出動。在很多情況下,消防車都是第一個到場,這也許是出於他們平時的訓練有素和隨時待命有關。

對於警察,孩子們都知道他們是可以保護人的,對他們沒有任何的懼怕或不可親近。我們隻是在高速上超速行駛時才會有那種老鼠躲貓的感覺。要是一行車流正在限速100公裏的高速上以120公裏流暢地行駛,突然車像卡殼了似的,自覺地慢了下來,那肯定是領頭的車發覺到了警車。不過至今倒還沒有見到警察在街上籌款。

在人們習慣了這一切之後,捐款也常成為節假日送禮的一種選擇。有個朋友說她剛進公司時,經理在聖誕節前會給部門員工每人送一些小禮物。後來經理覺得要買小禮物給十來個員工也挺費腦筋,就提議大家選一個非贏利單位,用員工的名義把禮物錢捐了。而員工們本來要合著給經理買一份禮物的錢也捐給同一家單位。有一年他們還選擇資助一個家庭過聖誕,結果那個單親家庭的媽媽得到了一個冰箱,她的女兒也得到了一雙夢寐以求的漂亮靴子。

我家女兒的學校有各種募捐活動,這些活動除了幫助學校之外,也為其他非贏利機構籌款。每年學校會組織泰瑞·福克斯 (Terry Fox)義跑活動。泰瑞在這裏家喻戶曉,一個身患絕症的青少年為癌症協會籌款而徒步橫跨加拿大。現在這個義跑捐款活動也成為了幾乎所有加拿大學校的定期活動。

為了激勵大家踴躍捐款,教師們想出了各種絕招:在募捐達到不同目標時,有老師願意把頭發染成粉紅色,或者讓人把餡餅扔到自己臉上,而最受學生歡迎的體育教師則不惜犧牲自己的自由。結果在籌款活動結束時,學生們興奮地把平時最愛“折磨”他們的體育老師成功地用膠帶固定到牆上。也正因為老師們的“自我犧牲”,今年的籌款金額從去年的450加元上升到2200加元。學校一般鼓勵學生捐一個硬幣,一元或兩元,畢竟學生還都是“消費族”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