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為什麽屠呦呦與院士無緣?
文章來源: zhu2862019-02-27 06:23:45

在2019年兩年一次的兩院院士200多名候選人名單中,沒見到屠呦呦的名字,也沒見到袁隆平的名字。這兩位一位是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一位是2006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的袁隆平。其實袁隆平1995年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隻有屠呦呦沒有任何院士頭銜。

院士的標準到底是什麽?以我的理解,其核心內容就很簡單,"科學發現和創新", 英文叫“INNOVATION”。

屠呦呦是否符合院士的標準呢?從屠呦呦研究成果看起來,屠呦呦的研究是一種“科學發現和創新”,應當符合院士的標準。可是她與院士就是無緣。但是她的成就不僅獲得了國際社會的承認,中國政府也高度肯定了她的科學成就和貢獻。2016年3月,屠呦呦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7年1月9日,國務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那問題出在哪兒?

1) 沒人推薦?她去瑞典領獎,從衛生部到單位領導都去送行了?很多同事和科學家都寫文章讚揚了她啊?應當有推薦人或單位團體。

2)問題出在推薦以後的評審階段?同行背靠背的評審是最有殺傷力的。同行是冤家啊。

其實年齡是個大問題.

大家應當了解一個國務院《關於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實行資深院士製度的通知》(國發〔1998〕8號)。其中第一條規定:對年滿80周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授予“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或“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稱號。屠呦呦2015年獲諾貝爾醫學獎時已經85歲。因為諾貝爾獎沒年齡限製,隻要候選人是活的就有資格。而85歲已經不符合中國候選院士的年齡規定,因為不可能選一位"資深院士"。而應當把機會讓給年輕人了.

那麼屠呦呦年輕時有沒有申報院士? 因為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一種熔點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們將這種無色的結晶體物質命名為青蒿素。青蒿素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優點的新結構類型抗瘧藥,對各型瘧疾特別是抗性瘧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獲得了一類新藥證書(86衛藥證字X-01號)。1979年獲國家發明獎。” 她當年僅42歲。1980年中國科學院恢複院士製度並選出了文革後的第一批院士(我的導師就是80年當選的)。屠呦呦自己說"我申請了好幾次,因為人們告訴我,我應該去申請。” 但都被拒了。是什麽原因

焦點在於:

成果歸屬的問題:抗瘧疾藥物的研究工作是國家523項目,參與的人有上千人,對於研究結果歸於屠呦呦在中國醫學界有很大爭議,在1972到1973年這段時間內523項目裏有3個項目組都提純出了青蒿素。當時青蒿素的發現論文發表是采用集體署名,比如,青蒿素協助組之類。

方法不先進:雖然屠呦呦是第一提純出來的,但是效果且是最差的,效果比其他兩組相差太遠,以至於停掉了屠呦呦他們小組實驗。而且提純試驗步驟非常多,現在的說法是屠呦呦率先提出用乙醚提取,但是這個也是很有爭議的。分離純化青蒿素的得到純化青蒿素的其他科學家都不認同把這個研究結果歸於屠呦呦一人。這就是青蒿素後年的爭議。

既然有西方同行(據說是美國科學家)提名屠呦呦諾貝爾醫學獎,那為什麽至今沒有一個

西方國家給屠呦呦綬個名譽博士頭銜或外籍院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