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個視角看一看,日本的崩潰就在不遠的將來
文章來源: riverside2012-09-18 20:44:40


這些天,河邊一直在默默關注有關釣魚島的新聞和分析。關於日本,河邊早在一年半之前就分析得出結論:“
在國家的水平,我們心中應該永遠意識到,中國和日本,合作是淺層的和暫時的,競爭和敵對是深層的和永久的。”參見:Riverside:日本,讓我愛你還是恨你?

客觀地說,日本的民族性有其文明和努力積極的一麵。但是日本作為一個地盤和資源有限的島國,作為一個有當藩屬國悠久曆史的小國,其內心的自卑,欺軟怕硬和渴望擴展的急迫心態注定了這個國家侵略和殘暴的特性。一個亞洲絕不可能有兩個第一,日本不但想爭第一,還想把別國都“共榮”了,所以日本與中國為敵是必然的。人總是會有立場的,換了我去做日本的領導人,我在其位也需要謀求擴展。但是,我不是日本人,也不想做日本人,我的立場決定了我希望日本早日崩潰。這些天,有很多人寫文章,或主戰或主張從經濟上遏製日本,各有各的道理。河邊就不跟著湊熱鬧了,要寫也要寫得有一些新的角度。本文將從人口的角度分析日本猴急地挑起釣魚島爭端的原因,以及為什麽河邊認為日本的頹勢已定。先看數據,然後簡單分析一些這些數據,最後總結回答上述這兩個問題。如果沒時間或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到最後看問題的答案。

一.數據

數據來源於網上維基百科,隻是為了方便,其它官方或非官方得數據會有一些差異,但是差異不會大到影響到我最終的結論。

 China 中國

Population:

1,344,130,000 (2012 census) (1st)

Growth rate:

0.47% (2009 est.) (156th)

Birth rate:

13.71 births/1,000 population (2008 est.)

Death rate:

7.03 deaths/1,000 population (2008 est.)

Life expectancy:

73.18 years (2008 est.)

–male:

71.37 years (2008 est.)

–female:

75.18 years (2008 est.)

Fertility rate:

1.54 children born/woman (2010 est.) (183rd)

Infant mortality rate:

1.51 deaths/100 live births

 

0-14 years:

20.1% (male 142,085,665/female 125,300,391) (2008 est.)

15-64 years:

71.9% (male 491,513,378/female 465,020,030) (2008 est.)

65-over:

8% (male 50,652,480/female 55,472,661) (2008 est)

Japan 日本

 

Total population (census; in thousands)

Population aged 0–14 (%)

Population aged 15–64 (%)

Population aged 65+ (%)

1935

69,254

36.9

58.5

4.7

1940

73,075

36.1

59.2

5.7

1945

71,998

36.8

58.1

5.1

1950

84,115

35.4

59.6

4.9

1955

90,077

33.4

61.2

5.3

1960

94,302

30.2

64.1

5.7

1965

99,209

25.7

68.0

6.3

1970

104,665

24.0

68.9

7.1

1975

111,940

24.3

67.7

7.9

1980

117,060

23.5

67.3

9.1

1985

121,049

21.5

68.2

10.3

1990

123 611

18.2

69.5

12.0

1995

125,570

15.9

69.4

14.5

2000

126,962

14.6

67.9

17.3

2005

127,768

13.7

65.8

20.1

2010

128,058

13.2

63.7

23.1

 

USA 美國

Median age

36.8 years (male: 35.5 years, female: 38.1 years, 2010 est.)

Age structure

Further information: Children andadolesc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0-14 years: 20.2% (male 31,639,127/female 30,305,704)

15–64 years: 67% (male 102,665,043/female 103,129,321)

65 years and over: 12.8% (male 16,901,232/female 22,571,696) (2010es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0.963% (2011 est.)

 

Russia 

Population:

143,100,000 (Official Estimate - April 2012)[2]

Growth rate:

0.15% (2011)

Birth rate:

12.6 births/1,000 population (2011)

Death rate:

13.5 deaths/1,000 population (2011)

Life expectancy:

70.3 years (2011)

–male:

64.3 years

–female:

76.1 years

Fertility rate:

1.61 children born/woman (2011)

Infant mortality rate:

7.2 deaths/1,000 live births (2011)

Net migration rate:

2.24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2011)

Age structure

0-14 years:

14.9%

15-64 years:

71.8%

65-over:

13.3% (2009)

 

二.盡量簡單的數據分析
請特別關注65歲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中國是8%(2008),日本2010年的數字是23.1%。作為參考,美國是12.8%(2000年),俄羅斯13.32009)。人口的老年化其實已經將日本逼迫上了絕路,因為老年人比例過大則不工作的人口比例過大,社會負擔太重,更不要說老年人需要消耗更多的醫療資源。有人提出,日本要解決這個問題,隻能將退休年齡定在77歲,或者大量移民接受外來年輕人。但是,日本不是一個移民國家,現在也沒有將退休年齡定在77歲。

我看過一些介紹日本年輕人生活和婚戀的節目,看到日本有不少年輕人感到工作收入不夠高,對婚姻和生育沒有信心。最近的人口統計顯示,日本的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2012年人口增長率是-0.4%。老齡化加上年齡的負增長,日本基本在向衰亡闊步挺進。不是隻有河邊看到這一點而且心中暗喜,日本的領導人們也早就看到這些,但是卻憂心忡忡。

三.為何日本要蹚釣魚島的渾水,以及為什麽日本的衰落指日可待

在圍棋裏,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棋局不利的一方會想辦法作戰,把水攪混,有時甚至會放出所謂的勝負手。不懂棋的觀眾看了可能會覺得挑起戰爭的一方多麽有膽量,但是懂得圍棋形勢分析的人會知道放出勝負手的一方其實是在做最後垂死掙紮。而形勢占優勢的一方的正確應對是用平常心應對,能讓處則讓,著眼於大局,而在必戰必勝之處則絕不手軟,堅決迎戰,全殲入侵之敵。

日本的政客們,挑起釣魚島這個爭端,除了為拉選票之外,也是在攪渾水,臨死前掙紮一下,想看看中國得反應。萬一中國應對不當,日本就有了機會了。比如,中國讓步,則日本民心大振,以後可以繼續欺負中國。如果中國打起來,那麽拉上美國,既打擊了中國的軍事力量,又加強了和美國的同盟。想的似乎不錯,但是,天底下沒有那麽好的事兒。

日本挑事兒的時機初看起來似乎也不錯,專門挑在中國領導層換屆的時候。但是,這次中國應對得不錯,借力打力,宣布了釣魚島基線,還派出千艘漁船出海打魚,海監船護漁,不但沒有吃虧,似乎還賺了一點便宜。之所以日本至今沒有出動軍隊,除了日本也不太敢把事情鬧大之外,我總覺得很有可能是因為中國有潛艇在下麵威懾著呢。此次釣魚島事件,順帶手的,大陸和台灣還走近了一步。同時,中國領導人更是利用這個機會,掀起了一股愛國熱潮,增加了國家的凝聚力,淡化了王薄事件的關注度,也淡化了民眾對貪汙腐化的關注。中國官方還沒有祭出經濟製裁的王牌,隻是民間的抵製日貨,日本的經濟已經受到影響。(我要是日本首相,走出這麽一步臭棋,應該隻有剖腹謝罪了。)

河邊的展望,固然日本軍事實力不算太弱,經濟上也還算大國,但是由於其人口老齡化和資源限製等因素,其衰退是在加速而且不可逆的。日本以往的經濟強盛在中國低端製造業和美國對高端製造業回歸美國的重新重視的夾縫中,已經沒有什麽發展的潛力了。日本所依仗的美國軍事保護也不牢靠。美國打幾個小國已經就債台高築,自顧不暇,那邊穆斯林國家還沒有搞定,哪裏還有精神跟中國這樣一個軍事和經濟大國真的發生軍事衝突。

當然,戰略上要藐視日本,但是在戰術上還要重視。中國在發展,日本在衰退,所以隻要中國撐住,維持現狀,日本就會自動崩潰。經濟製裁隻要民間抵製一下日本品牌,日本就會有不少人失業,日本政府就會受到很大壓力,都不一定需要中國政府有什麽官方的動作。如果日本膽敢宣戰,中國絕不能退讓。最好多拉一些同盟,再想辦法把美國穩住,勝算就更大了。

抵製日本品牌這事兒,砸車砸商店畢竟屬於違法,隻要大家自覺抵製盡量不購買日本品牌就可以了。反正我是下定決心,以後買車肯定不買日本品牌。美國車又寬敞又結實,歐洲車高雅舒適,韓國車便宜實惠,中國車也很棒,Volvo已經可以算中國品牌了,安全性最佳。有那麽多選擇,堅決不能買日本車讓日本贏利。人多力量大,中國人有十多億,每個人的購物傾向有那麽一點偏向,合力在一起就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日本的崩潰本來就指日可待,我們再多加把力,這個崩潰就會來的更快一些,中國就會更早地有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