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手是人生的悲哀
文章來源: riverside2010-07-25 10:07:16

武俠裏有一個主題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寂寞死了。金庸塑造的那個老頑童就有些寂寞,隻好自己的左手跟右手互博。還記得瓊瑤小說裏寫過有個主人公一輩子的人生目標就是習武掙錢,然後找那個很強的仇人報仇。結果,等他“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終於找到那個仇人時,發現那個仇人已經老了,病得奄奄一息地住在一個破敗的地方。看到這個不堪一擊的仇人,他沒有了殺人的心情,同時也覺得自己的人生失去了目標,活著再也沒有什麽意義。

現在又回到這個我寫過很多次的主題,人為什麽活著,人依靠什麽活著。(拽一下英文啊,What do we live for, what do we live by?)人生的意義可以上升到哲學討論,是“存在哲學”的核心問題。尼采,薩特這些哲學家的名字估計大家都很熟悉。這個問題同時也是心理學中存在療法學派(existential)的核心問題,但是最終也沒有一個答案。隻有一個似答案而非答案的說法,就是“生命的意義由每個人自己去賦予”。

最近在論壇涉及一個有沒有人想把某位網友擠走的問題,河邊表示,“有膽識的人還喜歡留著有不同觀點的人,否則沒有對手多寂寞。智慧之光往往在爭鋒時閃現,而不是在吹捧中產生。比如秦無衣和巴爾就是一對老冤家,為了水滸爭來爭去,讓我們看到不少好文。”道理其實也挺簡單,如果沒有人跟自己辯論,說什麽別人都同意,那就沒有那麽大的動力來論證自己是正確的了。當然,聽聽讚同的聲音,印證有人跟自己想得一樣,可以鼓勵自己,也很有用途。

每個人的知識和閱曆不同,觀點自然不會完全相同。聽不同的觀點,才能知道不同知識背景和閱曆的人的想法,才能發現自己由於自身的知識體係和閱曆而造成的局限性和偏差。可以說,這些討論的對手就象鏡子,給你提供了通過鏡子看到自己背後,看到自己盲點的機會。

如果有人提出了切題而尖銳的意見,至少說明第一他/她認真讀你寫的文章了,第二他/她智慧很高,能提出中肯的意見。第三,他/她很誠實,很認真,沒有隨便說一個好。在某種意義上,這種人屬於諍友範疇,可遇不可求。不喜歡這種諍友,遠離他們,就失去了促使自己不斷進步的寶貴資源。

還有,就象比武,在交鋒中才顯英雄本色。一個武士自己打一套拳不容易顯出他有沒有真功夫,在擂台上把一個初級選手打得滿地找牙也隻會讓人覺得他欺軟怕硬。隻有看他跟高手過招,才能襯托出的武藝高強。高手過招,不論最終是誰勝誰敗,大家都會記得高手之間精彩的回合,為雙方喝彩。

有人說了,我功力太弱,隨便打我一下就趴下了。那就多練練,先增加自己的功力。記得那些“英雄養成類”的計算機遊戲,英雄可以通過跟小怪獸或者很慫的敵人打架而增加自己的功力和級別。看來,找適合自己水平的對手練功夫,在遊戲裏和在真實生活中是同樣適用的。本來嘛,遊戲反映的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