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裏觀世界
文章來源: riverside2007-12-03 11:08:35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第一次聽到這幾句詩時,心靈真的被震撼了一下。這是 William Blake (1757-1827)  "Auguries of Innocence"中的第一段。河邊是做科學的人,而且從小在中國長大的,所以以前根本不知道William Blake 是何許人也。說來好笑,聽到這幾句詩其實是在一個非常枯燥,應該一點也不浪漫的場合。正在考醫生的人可能聽過Conrad Fisher的講課吧,這個家夥有點天賦,能把枯燥的東西講得有一點滋味。就是這個Conrad Fisher 醫生,在他的講課中不止一次很陶醉地吟頌這幾句話,借以教育那些未來的醫生:學知識是為了將來治病救人,眼光要放遠大一些,一旦想到今天課堂上講的東西將來有可能幫助你治好一個病人,你可能就更有動力,更容易記住了。

詩的好處就是短小精悍,意思含糊,能夠有不同的解讀。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類似的一個思想,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說法,在不同的語言裏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象那第一行詩“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怎麽翻譯呢?“一粒沙裏觀世界”行嗎?這境界有點象我們的諸葛亮,身在茅蘆而洞曉天下事。夏周時代的占卜大師還真玩沙子的,弄根小棍在沙子裏劃來劃去,然後不知怎麽就決定了幾國大軍該去討伐誰。玩玩沙子就弄出個“師出有名”,這沙子確實有點神奇。

再來看第二句“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直接翻譯過來大致是“野花之中見天堂”。喜歡佛學的朋友大概不難聯想到“世尊拈花,伽葉微笑”的佛教典故吧。想當年,在靈山會上,世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嘿嘿,這其實就是禪宗心傳的發源。佛祖的意思是心心相傳,隻傳六代,再多傳恐怕就走樣了。不知現在禪宗那麽多派別都是從六祖慧能後又傳了幾代,又該怎麽解釋這個問題。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這兩句本來就該是一句,為了有詩意才斷成兩句,現在還其本來麵目放在一起來直譯一下:“把握無限在你掌,永恒隻抵半時辰。”這種思想在中國人看起來一點都不新鮮。西遊記裏孫悟空翻了三個筋鬥雲,等於三十二萬四千裏,卻仍然沒逃出如來佛的掌握。赤道一圈是四萬公裏,老孫一個筋鬥雲就能繞赤道一圈還有富裕,但他逃了繞赤道三圈的距離卻還在如來的掌控之中,可見如來確實把空間的無限掌握得相當牢。對時間的掌握我們做得沒有對空間的掌握好,我們的水平大致是天上一日,人間一年,也就是說隻有365倍的縮放度。在空間方麵,手掌算十厘米,能涵蓋十六萬公裏,這個縮放度是十六億倍。

最後,讓我把中文直譯稍做修改,作一個小偈:
一粒沙裏觀世界,
野花之中見天堂。
把握無限在君掌,
永恒隻作半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