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著法兒的活,打破生活中的沉悶
文章來源: 康賽歐2019-01-26 09:31:28

很久以前遇到過一位作家,說話很富有哲理性,她說的話太多了,隻是記住了一條,又特符合我的性格,那就是買東東,不要買最好的,而是買中等或中等偏上的,這樣的話,就經常有新東東用,不斷地定期更新,來滿足自己的新鮮感。老用舊的東東,就是再好,時間長了,煩起來,都想恨不得馬上讓它們從眼前消失。

人都有喜新厭舊的毛病,當然很多人會覺得東東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啊。我在這裏隻談東東,不談人哈。消費不是非常貴的東東,對於象我這種經濟條件的,又比較追求物美價廉的,又不安於現狀的人來講,是很適合的。買不是檔次很高的,不喜歡了就扔,不是很心疼,然後再買新的,自己給自己製造些新鮮感,有點兒小激動,為生活提供些興奮劑,讓一成不變的生活有那麽一丁點兒的波瀾起伏,就會少些去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平和瑣碎的事情了。這就叫轉移視線吧,以前遇到小孩子或狗狗跟我較勁的時候,就會采取這種方法。

象我這種比較喜歡買東東的人(我跟有些老美還是有區別的,我是儲蓄為主啊),容易囤積不少廢棄的物品,所以每次搬家,就是大肆清理廢品的最好的時候,人不可能在一個房子裏住到死,不過我認為,也不應該在一個房子裏住到死,如果想在一個房子裏住到死的人,就是“貧窮”限製了想象力,也就是“窮人思維”。

很多時候,我就在想,啥是“窮人思維”?當然家庭出身會對個人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我覺得最主要的“窮人思維”是安於現狀,害怕失敗。去年在浙江見到的一家民營企業的老總,他的企業是在國內的上市公司,而他隻有初中文化,家庭出身是小商小販,就是這麽個人,也能帶領著好幾千職工,創造每年好幾億的產值。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遇到了好時候,再加上那個老總遺傳了能做生意,能吃苦耐勞的基因,他20多歲的時候就從浙江到東北去辦廠好幾年,後來到北京發展賺錢,再後來回到了浙江老家創業,這就應了這麽句老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

人的能力有大小,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折騰,這一點我還是能做到的。我討厭一成不變的生活,討厭看那些舊的東東,我不在乎它們有多貴重,隻在乎不斷地更新,與時俱進。人也是這樣,要想自己不老朽,就要保持一顆活分的心。掙錢多少對我來說已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活出個自我,那就是問問自己現在最想幹什麽?

20多年前來美帝闖蕩,我從一個餐館服務生做起,到公司的一個小職員,再到自己做生意,看來這輩子就這樣了。晃晃悠悠20多年就過了,下一步難道就坐吃等死了?還有些心不甘啊。以前有人對我說,你先生時常回國,當心小三兒。我就說,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想留也留不住。心不在了,要一個人有何用。夫妻之間的感情是說不清的,很多時候,不說話,都能心照不宣,如果小三兒能達到心心相印這個水平,那說明我這幾十年來做得太失敗了,被淘汰出局,是咎由自取。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哪裏有更大的發展,就會去哪,沒有局限,隻有一顆未老的心。平淡的日子裏,不光隻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還保留些夢想,去實現夢想,這才是平平淡淡活出了真。

特此說一下,我隻是談我自己的想法,不見得都說的對,我是求同存異的,歡迎說出你們的想法。

 

昨天看見網上在賣crepe maker, 就order了一個,以後就會學做我們北京的煎餅果子了,或是攤比較薄的餅了,想想生活就有奔頭哈 加油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