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癆,是活在自己世界裏的人
文章來源: 康賽歐2019-01-20 14:19:30

有些人年歲大了後,發現自己的話特別的多,喋喋不休,有些話反複說,我發現最近我就有這些傾向,一件事,掰開揉碎地講,生怕有些人聽不懂,其實我大可不必這樣做,誰都不傻,要想接受我的建議,早就接受了,我是沒聽懂別人說話的用意,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

我最近做了個總結,認為話癆分四種:

第一種,不看聊天的對象,隻顧自己喋喋不休,天南地北的瞎侃。比如我,我認為象我這樣的不是完全由於年齡的原因,而是生活在一個自我的空間裏,嘮嗑時,不管別人感不感興趣,就是自顧自地在那裏嘮叨得沒完沒了,直到累了為止。不看說話的對象跟我是否有所互動或共鳴,實際上是自己在跟自己說話,這種話癆是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裏,這包括所有年齡段的人。

第二種,聊天是要看說話對象的。記得20多年前在餐館打工的時候,老板的丈夫W,是個特明白之人,他告訴我,之所以跟老板結婚,就是因為自己是個話癆,老板是個很好的聽眾。W先生跟老板都是二婚,他再婚時隻有60來歲,可是人長得相當年輕,每天個人風貌都是保持在最佳狀態,看上去就比實際年齡小了10歲。那時隻要我忙裏閑下來,他恰好又在店裏,就不失時機地跟我嘮嗑,講的多是自己的曆史。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喜歡回憶過去,我那時年輕,對講曆史的人比較感興趣,W先生找對了人,我就成了他的又一個好的聽眾。W先生雖然嘮叨過去的往事,我認為也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但他與眾不同的是,嘮嗑時常還有個主題思想,就是嘮著嘮著跑題了,但最後結尾時都能回歸主題。W先生感覺你對這個主題感興趣,下次還會接著聊哈。

第三種,就是象魯迅筆下祥林嫂那樣的了,不過是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後出了問題,見人才反複說那幾句話:我家阿毛是被狼吃了。。。剛開始時人們聽到祥林嫂的訴說還懷有同情之心,心軟的還掉下幾滴眼淚,後來聽多了就產生厭煩了,再後來,遠遠的一看到祥林嫂走來,就趕緊逃之夭夭了。是啊,一句話反複說,是多麽的可怕,能產生了強烈的負麵效果,不過,這也說明這麽一點:惦念你的人,都是自己家的人,跟你非親非故的,為何要長時間的與你一起悲傷呢,沒這個責任與義務啊,所以,還得對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好些啊。

第四種,是有這麽一種人,反複嘮叨同一件事,是由於心存不滿。誰都有自尊心被傷害的時候,心胸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慢慢淡忘了,而心胸小的,就會在這個坎上老是過不去。以前買房時,我曾問過有的房砍價多少合適?老美經紀人比較油滑,就說,隻要砍的不侮辱賣方就行了。我就說了:同樣的房,有的人你砍1千刀,他就覺得受侮辱了;有的人你砍5千刀,他才感覺到侮辱。是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但我們應該把握好一定的度,不要讓傷自尊的事成為心魔,一有機會,就反複嘮叨,甚至采取不斷地報複行動,不把對方踏上無數次腳,誓不罷休。象這樣,不是成為了象祥林嫂那樣的人,就是很容易被人利用,同時還讓旁觀者認識到,這種人不可交,因為睚眥必報,為點兒小事老是耿耿於懷的人,必定是個在生活中啥事都是斤斤計較之人,所以朋友就會越來越少,最後成為孤家寡人,要知道,人是群居動物哈。

特此說一下,我是論事不論人,請不要對號入座啊。如果我總結的有不完全或是有不對的地方,歡迎補充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