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近距離接觸“低端”人群
文章來源: 康賽歐2017-12-20 16:52:40

這次我先生回國到深圳開會,在北京轉機,由於到的時間較晚,就在機場附近的酒店住了一晚,後來從重慶回到北京後,在同個酒店又住了一天兩個晚上,同那裏的店小二加半個保安熟悉起來。

這個店小二是個中年人,是外地進京的打工仔,工作是幫助客人拿拿行李,然後保衛下店裏的安全。我家先生沒事時就同他聊了幾句。他每個月有2千多塊的收入,店裏包吃包住,這是在北京屬於很普通的小酒店,隻有四層樓,外表看著還不錯,裏麵設施馬馬虎虎,還是比較幹淨。我先生這人不講究,喜歡下了飛機有人來接,這種小酒店是有這種服務的,也就10來分鍾的車程。

由於隻有四層樓,小酒店就沒有電梯,這個店小二就得負責幫客人把行李拿上樓,我先生就和他熟悉起來。國內的人好像對掙多少不象在美帝的人們覺得是很隱私的事,聊著聊著就會說到這錢上來,店小二反正也掙不了多少,就竹筒倒豆子般把自己的隱私全部說了出來。他每月的花消沒什麽,買點生活用品,有部手機,隻是要交5百多塊錢自己的社保,每年能攢下2萬多塊錢。他對這樣的生活談不上有多滿意,但比起老家來強。每天不用做飯,小酒店提供飯菜,都是訂的外賣,住就住在店裏。店裏雇了不少人,生意看著不錯。

小酒店沒有提供吃飯的地方,我先生就隻有到外麵的餐館去吃些東東,去的餐館就是普通百姓去的地方。餐館裏人來人往,來買外賣的人多是穿得有些髒的工人模樣的人,看來都是外地來打工的,北京是離不開這些外來人口了。

在重慶時,我先生去了同學住的一個小區,那小區也就建成十幾年,臨街的房子都被出租做店鋪了,那些來租這些房子的絕大多數是外地人,小區看著熱鬧得很,離商業區近,越是這樣的地區,越是房價漲得好,這跟我們在美帝的人想法是不一樣的。我先生看完同學後,就在小區的一個發廊裏剪了個發,還真便宜,十幾塊錢就打發了,還給洗和吹,順手給按摩下頭部。年輕的外地來的店主給剪得很不錯,是比較符合東方人審美的發型,就是兩邊和後麵剃得很短,頭頂留的頭發較長些,這樣給人感覺會顯得年輕許多,有些人的臉在視覺上就會被拉長,這是很多東方人需要的臉型。我先生在美帝這些年,很難找到比較理想的理發師,他們剪出的發型,還是不太適合東方人。我不太懂時尚,在這方麵也沒啥研究,但我知道,一個年齡段,需要何種裝束與發型,是決定這個人品味的最重要的條件,人不在時髦,而在於要讓別人看著舒服,自然。

我先生在深圳開會時住在東莞,實際上是在東莞開會,住的酒店當然是有星星的,裏麵流傳著這麽句話:我們來晚了。剛開始時搞不明白是啥意思,後來經過解釋,才知道,以前沒嚴打時,酒店門口都站著些年輕女子來歡迎客人,後來她們都被趕走了,是否酒店的生意由此受損就不得而知了。我想,那些女子有些非良家婦女型,但是為生活所迫,幹這行,又能說什麽呢。深圳,東莞等地,外來人口占了絕大多數,我先生就遇到幾個東北人。聽說,在海南,東北人很多。東三省在衰落,不少人背井離鄉到外討生活。

外來人口,很多人做著“低端”的工作,給這座城市的經濟帶來了發展,同時也會帶來些問題,怎樣處理這些人的到來,是政府考慮的事,而我們這些平民百姓,還是享受到不少好處;當地人不願幹的活由外來人幹了,那些服務行業興旺發達起來,由於競爭激烈,在價格上說本地人得到了實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不管怎樣,政府應該合理公正地對待那些人。

另外,說個題外話,前兩天看到一篇談獨生子女的文章,對那裏的觀點很讚同。這是我先生在國內的妹妹的獨生女兒用父母給的零用錢,每次給我帶的禮物,她今年還在讀大學,是個懂事的孩子。

小孩子知道我信佛,喜歡這些,買給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