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藏看變化
文章來源: 每天一講2019-09-30 09:23:01

昨天讀到子喬的《顯擺一下我的一錢不值的收藏》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398/201909/30702.html讓人噴飯:的確在這年頭沒有幹貨還真不好意思在網上混。而我手上既沒有幹貨更沒有老貨,但是我卻被子喬的勇氣所感染,也來“濫竽充數”。

集郵已經有些年頭了,大約小學4年級就開始,但是也有些程咬金的三斧頭的熱情,頭些年是熱度,然後漸漸地退卻了。來美後又“重拾舊愛”,愛屋及烏,既然生活在美國,自然她的郵品成為我集郵的重點。

金色的十月在即,就談談中國郵票,一般中國郵票分為普通郵票(R),特種郵票(T),紀念郵票(J)和航空郵票。其中普通郵票作為郵票中的主要類別,因為發行量巨大,而廣為人們所使用和知曉。因此,它的認知性和普遍性都是其他種類郵票所不能相比的。自從新國成立以來70年間,郵政部門總共發行普通郵票共計38套。

今年8月份收藏了一些中國50-90年代發行的TJR郵票,現在將其中4套普通郵票,與網友分享,這些郵票承載著厚厚的個人過往曆史的沉澱,它們把那一封封的書信傳遞給那些已經模糊的身影,相信這些郵品一定會喚起大家腦海中那些已經淡忘的“甜酸苦辣”五味雜陳的記憶碎片,和那些甚至最親近的人都不知道的“私人密藏”。。。。。。

 

R14 革命聖地圖案(三) 1971-9--1972-3
1 中共一大會址 1分、2 廣州農運講習所 2分、3 古田會議會址 3分、4 延安棗園 4分、
5 天安門 8分、6 井岡山茨坪 10分、7 延安 20分、8 韶山 22分、9 遵義會議會址 35分、
10 井岡山主峰 43分、11 人民大會堂 52分
11枚郵票就把中國革命28年波瀾壯闊的鬥爭史全部囊獲,從1921年建黨到1935年遵義會議的召開,從延安棗園的燭火到天安門城樓上那振聾發聵的宣告。正是“為有犧牲多壯誌,敢叫日月換新天”
在這套郵票中最生動的當屬麵值8分的天安門,其票麵圖案設計精美,色彩豐富,紅牆金瓦,氣勢恢宏,堪稱新中國郵票史的絕對精品佳作。
 

R17 北京建築圖案普通郵票 1974-12
1 首都體育館4分、2 北京飯店8分
麵值8分的北京飯店郵票,對於廣大網友來說,應該是不會陌生,我至今記得在80年代初期這枚郵票還在廣泛的使用。
R18 工農業生產建設圖案 1977-3
1 煤炭 1分、2 牧業 1.1/2分(1分半)、3 港口 2分、4 林業 3分、5 水電 4分、6 漁業 5分、7 農業 8分、
8 郵電 10分、9 鋼鐵 20分、10 公路 30分、11 紡織 40分、12 農機 50分、13 石油 60分、14 鐵路 70分
這套郵票中1-9被普遍用在明信片,市內郵政,全國郵遞和掛號信中,所以也廣為人們所認知,尤其是20分麵值的鋼鐵戰線郵票的右上角的“抓革命,促生產”的標語,帶著強烈的時代烙印,也是唯一一枚印有該口號的中國郵票,堪稱空前絕後
此套郵票中30分、40分、60分和70分票比較少見。

R23 民居 1986-4-12
1 內蒙古民居1分、2 西藏民居1.1/2分(1分半)、3 東北民居2分、4 湖南民居3分、5 江蘇民居4分
6 北京民居8分、7 雲南民居10分、8 上海民居20分、9 安徽民居30分、10 陝北民居40分
11 四川民居0分、12 台灣民居90分、13 福建民居1元、14 浙江民居1.10元
R25 民居 1989-3-4
1 青海民居1.30元、2 貴州民居1.60元
R26 民居 1990-9-12
1 廣西民居15分、2 寧夏民居25分、3 山西民居80分
R27 民居1991-
1 山東民居5分、2 江西民居2元
21枚“民居郵票”發行時間跨度1986-1991,票麵上的平民建築,造型生動,圖案漂亮,是一套地域氣息濃厚的好票。21枚郵票展示了21個省市的民間建築,風格各異的民居是中華民族建築藝術de瑰寶,石庫門式的上海民居,江南水鄉式的江蘇民居,四合院式的北京民居窯洞式的陝西民居,土樓式的福建民居,層巒疊嶂山城式的四川民居……畫麵把各地民居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令人如身臨其境浮想聯翩。大多數網友應該對這套郵票最為熟悉,也可能象我一樣最有故事可講。
撫今追昔,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典之際,在方寸郵品之中,一起感懷共和國開國de艱難,犧牲之慘烈,而建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和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此來紀念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和那些已經離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