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走出這場危機嗎?
文章來源: 露得2020-03-24 10:15:37

春天來了,病毒依舊猖狂,隨著美國感染人數的不斷上升,股票市場持續跌落,經濟危機的威脅雪上加霜,難以預測的未來叫人們越來越焦慮,此刻回頭望一望曆史倒會叫人鎮靜下來。

曆史有似曾相識的一幕。十九世紀中葉的美國,經濟繁榮,股市節節高升,穩賺不賠的股票叫人瘋狂,用今天的話來說那時全民炒股。人們都夢想著一夜暴富,富而不必工作,社會風氣豪奢。誰會料到,1857年經濟危機爆發,股市崩潰,企業大量倒閉,銀行係統癱瘓,紐約的63家銀行中就有62家停止支付。經濟危機隨後波及到歐洲大陸,引發一陣陣破產的浪潮。

有位宣教士Jeremiah Lanphier住在紐約曼哈頓,注意到了商人們腳步匆匆、滿臉憔悴和憂慮,曾經成功經商20年的他於是想到為商人們舉行午間禱告會。9月23日的第一次聚會隻有6人參加,第二次來了20人,第三次來了30人,到了1858年1月,三千人進來了,門外還站滿了人。一個鍾頭的聚會裏沒有什麽高言大智,人們隻是默禱、讀經、悔改哭泣。很快地全紐約的教會天天湧入禱告的人群,甚至公司、警察局、消防站都開設了禱告間。這種回歸信仰的複興蔓延到了芝加哥、波士頓和費城各大城市,又席卷全美各地。從Lanphier的小小禱告會開始的一年間,超過一百萬的美國人悔改信主,那時的全美人口不過三千萬。一顆顆恐慌的心在神麵前安寧下來,整個社會風氣由此扭轉。

時間再推回到美國建國初期。如今的立國之法、被視為人類追求自由之燈塔的美國憲法,當年差點兒流產。1781年5月,獨立戰爭結束後的美國各州需要一起商議建立怎樣的聯邦政府,十三個州的代表聚集費城。各路精英為了自身利益各持己見,爭吵不休,除了同意讓華盛頓任大會主席這一件事以外無法達成任何共識。

連華盛頓都絕望了,幸而81歲德高望重的本富蘭克林站起來了,開口道:“我們怎麽沒想到謙卑地尋求眾光之父給我們理智的亮光?我們在和英國開戰的每一天都在這裏禱告。”他接著用聖經經文提醒大家,“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他建議以後每天開會之前先禱告。

世界第一部成文憲法在禱告中誕生了,基於人人都有罪的權力製衡製度成了憲法的核心。三權分立的遠見卓識正來源於聖經:“因為耶和華是我們的審判者,是我們的立法者,是我們的君王,他必拯救我們”。(《以賽亞書》33:22)美國的司法機構就是審判者、國會就是立法者,總統就是君王。這樣的治國體製被後人稱為不亞於人類第一次鑽木取火的發現,神果然把理智的亮光賜給了向他謙卑祈求的美國先父們。

南北戰爭時期無疑是美國建國以後最黑暗的年日。出身貧寒、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林肯總統展現出正直、寬厚和堅忍的品格,以超凡的智慧和遠見帶領美國人民走出了那場危機。慘烈的戰爭中死亡人數高達七十萬,當時人口才兩千五百萬。林肯總統經曆了戰爭的殘酷和兒子早逝的悲劇後對世上一切都失去了信心,惟獨對神還有信心,因此告誡國人:你們當信服神。這句話是他的力量所在,也正是美國一次又一次走出危機的秘訣。

今天的美國能走出這場危機嗎?答案在神那裏,也在你我的禱告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