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尋美之旅(一):奧妙無窮的博物館
文章來源: 露得2019-09-13 18:43:55

日本是個叫人百遊不厭的地方,人生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遊法和感受。

留學期間我喜歡到各地鄉下homestay,誘惑不僅在於免費吃住,還有傳統的淳樸的鄉間風土人情。到了拖兒帶女時期,遊日本玩的是樂園的感受,東京迪斯尼樂園、Summerland水上公園、箱根小湧泉Yunessun、上野動物園、山間和海濱露營等等,玩得不亦樂乎(見三代同遊東瀛樂係列

今年暑假決定和大學生兒子來個母子遊,探親訪友之外完成一趟尋美之旅。兒子是個喜歡深入思考的理工男,我想和他一起在遊山玩水中尋找和體驗日本之美。讀過喬布斯傳記的人都知道他受日本文化影響之深,不論是日本禪宗和茶道,還是日本產品的設計,其極致和簡潔的風格都被他濃縮在蘋果產品之中。理工男的藝術眼光是需要熏陶的,讓已經領略過中國之美的兒子再去發掘另種東方之美,說不定他將來就發明出一款又美又酷的科技產品。

奧妙無窮的博物館

位於上野公園一旁的國立科學博物館既古老又現代,曆史將近150年,如今運用了最先端的技術,開設地球館和日本館,目的是探索人類、自然、科學的和睦共處。

地球館一樓的昆蟲展立刻吸引了兒子的眼光。種類繁多的昆蟲標本有條不紊地立在牆上,一一標著拉丁文學名。兒子小時候喜歡在院子裏抓螞蚱,抓住了就細看一番再放生,那時的他宣告將來要當昆蟲學家。此刻的他像是追回兒時夢,對著小蟲子們癡癡迷迷,也許這才是他的“真愛”?也許他會結合電腦科學和昆蟲兩愛造出機器蟲?我心中暗笑著漫步到另一端,去欣賞各種生態環境裏的生物景觀,從陸地到海洋,從濕地到高原,千姿百態好不叫人感歎造物主的神奇之手。

二樓則是科學技術的世界,展示著從江戶時期到現代的日本科技發展曆程,每個時期使用的科學用具都陳列於此,包括日本首座天文望遠鏡和首台電腦等等實物。此層樓裏還有如何運用科技觀測地球的種種展示。關於地球物理學的講解設置了對光和磁力的直感體驗,我們母子都不禁“動手動腳”起來。兒子還饒有興趣地琢磨著熱像儀,拍下了自己的熱像“英姿”。

移步三樓,躍入眼簾的是一個動物王國,上百種哺乳動物栩栩如生地站立成方陣,仿佛隨時待命奔跑,其場麵壯觀,氣勢震撼。旁邊還有多種鳥類標本展,把我們的視野升至天空,鳥迷們在此一定會流連忘返。

日本館顧名思義展示日本列島人、生物與自然的變遷,也是三層樓的翔實展示。我印象中的日本是個礦產貧瘠的國家,但在礦產陳列區的種種礦石標本叫我開了眼界。一位義工講解員看到美國人模樣的兒子很是興奮,用英語介紹起礦石來,兒子駐足專心聽講,不時點頭。過後我半開玩笑地問兒子,你什麽時候對石頭感起興趣了。他答,看人家那麽熱情,不好意思走開啊。館裏最吸我眼球的是占了整座牆的巨型元素周期表,居然是用各種元素實物擺陣。

博物館裏最罕見的藏品之一是巨大的海百合化石,看起來像岩石一般,據說在6550萬年前絕種,曆史的滄桑赫然眼前;另一個是長達5.9米的三角龍全身骨骼,生存在大約6800-6500萬年前,全世界隻發現了兩具,這便是其中一具,並非恐龍迷的我都忍不住舉起了手機拍照珍品。

日本館地下樓層有個360度環幕3D劇院,那天上演的是宇宙的形成和深海探測兩部影片。前者叫我們仿佛乘坐飛船航行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四周星辰驚天動地;後者令人仿佛置身在潛水艇裏不停地往下沉,漆黑的海底世界在潛水艇的光照中蘇醒過來,奇形怪狀的生物漂浮在身旁。短短的十分鍾裏上天外入海底的切身感受令人難忘,僅僅是這種全新體驗就值620日元的博物館門票了。

從劇院出來才感覺饑腸轆轆,不知不覺竟過了將近四個小時。地球館的二樓餐廳寬敞明亮,兒子點了天婦羅套餐,我點了咖喱飯,味道都很不錯,價錢相當合理,總共不過兩千日元。

這個博物館可謂老少鹹宜,占地麵積不大不至行走勞累,內容卻極其豐富,高密度的展示方式看起來清楚明了,充分顯示日本人善用空間的匠心。還有英日中韓四國語言的講解器供租借,可掃語言障礙。